书记查到了。”
“王雷入住的希尔顿酒店行政套房。”
“而且我们的人刚刚确认,考察团张承业主任的秘书,半小时前刚从王雷约您见面的那家咖啡馆离开。”
赵海川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反复看着周正发来的那段文字。
他早上那番干脆利落的拒绝,看似是躲过了一劫,实则可能只是捅了马蜂窝的第一下。
巨大的危机。
但同时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方既然敢在S市,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动手,就说明他们自认为天衣无缝,或者说,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需要证据。
直接联系周正在S市的关系?
太冒险了。
对方既然能监控他的行踪,安排王雷来偶遇,就说明他身边可能已经有无数双眼睛。
他的脑中飞速地过滤着考察团里的每一个人。
李清源。
省纪委派驻审计厅的处长,一个四十多岁、不苟言笑的男人。
这次作为省里的观察员加入考察团。
一路上话不多,但偶尔几次发言,都直指要害,看问题的角度极为刁钻。
赵海川记得,昨天开碰头会时,张承业讲了几个官场笑话,大家都在附和地笑,唯独李清源,嘴角都没动一下。
这种人,要么是情商低,要么是原则性极强。
赵海川心里有了计较。
中午,考察团在科技园的内部餐厅用餐。
自助餐的形式,大家各自取餐,三三两两地坐着。
赵海川端着餐盘,很自然地走动,李清源正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默默地吃着饭。
“李处长,一个人?”
赵海川笑着走过去,很随意地坐在他对面。
李清源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点点头:“赵书记。”
“S市这边的廉政监督系统,搞得是真不错。”
赵海川夹了一筷子青菜,“昨天听他们介绍,大数据实时预警,技术手段很先进。”
“咱们要是也能引进就好了。”
“技术是辅助,关键还是看用技术的人。”
李清源声音不高,语气平淡。
“说得是。”
“关键还是队伍建设。”
赵海川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话锋一转,“不过队伍大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时候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
“所以啊,咱们这次出来,张主任三令五申强调纪律,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清源的表情。
“嗯,纪律是底线。”
李清源应了一声,没再多说。
周围人声嘈杂,是最好的掩护。
赵海川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李处长,跟你说个事儿。”
“今天早上,我在园区门口好像看到张主任的秘书小刘,跟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在咖啡馆门口说话。”
李清源的筷子停在半空,眼神透过镜片落在他脸上。
“哦?商人?”
“嗯,一个荣阳来的叫王雷。”
“在我们那儿风评不太好。”
赵海川掏出手机,调出周正发来的信息,将其中关于王雷入住酒店的那部分,不着痕迹地推到李清源面前。
“您看,巧了,这个王雷住的酒店还是本市规格最高的。”
“一个荣阳的小老板在S市能量不小啊。”
李清源的目光在手机屏幕上停留了足足十几秒。
“小刘?”
“对,刘秘书。”
赵海川收回手机。
李清源放下筷子,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
“我知道了。”
“小赵,这事你不要再跟任何人提,包括你们县里的人。”
赵海川心中一凛。
“我明白。”
“把那个商人的名字和公司信息,晚点发给我。”
李清源说完,端起餐盘站了起来,“我吃好了,你慢用。”
……
下午,考察团参观一家人工智能企业。
张承业走在队伍前面,谈笑风生,时不时回头跟赵海川聊两句,态度比上午还要亲切。
“海川书记,上午我看你跟王总聊了几句?”
“你们是老乡吧?”
赵海川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是啊,一个荣阳搞房地产的小老板,不太熟。”
“非要拉着我吃饭,想谈开发区北区那块地。”
“我让他走正规渠道,去县招商局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