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咱们荣阳在农业改革、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这些成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因为某个人在或者不在,就发生改变。”
“我提议将我们已经验证成功的经验,立刻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正式的文件和制度。”
“农业改革怎么搞,开发区怎么管,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以后不管谁来负责这块工作,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化的流程来!””
话音落下,几个常委的表情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在固化政绩,把自己的烙印深深打在荣阳这片土地上。
以后就算他赵海川走了,这些东西也成了改不掉的规矩,成了他实打实的功劳簿。
“我同意赵书记的意见。”
组织部长第一个举手表态。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这件事阳谋,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接着,赵海川话锋一转。
“另外关于人事方面,我有一个提议。”
“财政局是我们荣阳的钱袋子,位置关键,责任重大。”
“现任的李局长身体一直不太好,工作上有些力不从心。”
“我考虑,为了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建议由财政局的张敬儒副局长接任局长一职。”
张敬儒?
众人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遍这个人的信息。
老财政,业务扎实,为人正派,但性格有些木讷,不站队,是公认的老黄牛。
提拔这样一个人,谁也挑不出毛病。
……
傍晚,周正敲门走进了赵海川的办公室。
“赵书记,白县长那边……有点反常。”
“他最近太安静了。”
“除了必要的会议几乎不公开露面,好多活动都让副县长代劳了。”
“这不像他的风格。”
赵海川停下笔,抬起头。
确实。
白凯旋是一头好斗的公牛,他这么偃旗息鼓,背后一定有鬼。
“还有呢?”
“我找人盯了一下。”
周正的声音更低了,“发现他的专职司机,最近一个礼拜往市里跑了四趟。”
“而且都不是去见什么大领导。”
“见的是市府办公厅的一个副主任还有……”
“组织部干部二科的一个副科长。”
赵海川的眼睛眯了起来。
副主任,副科长。
官不大,但位置极度要害。
一个管着领导的日程和服务,一个管着县处级干部的考察和调动。
白凯旋这是想干嘛?
在背后搞小动作,想从市里搬救兵?
“继续盯着。”
赵海川敲了敲桌子,“不要惊动他。”
“明白。”
周正点头,正准备离开又想起一件事。
“对了书记还有个事儿,算是个好消息吧。”
“鑫茂集团就是陈鑫那个公司好像出事了。”
“哦?”
“听说他们在省会搞的一个大楼盘,资金链断了,项目直接暴雷。”
“现在天天被施工方和购房户堵着门要钱,陈鑫焦头烂额,官司缠身,估计短时间内没精力在荣阳这边搞事了。”
赵海川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这确实算个好消息。
陈鑫这条疯狗暂时被拴住了,自己也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白凯旋。
……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赵海川的红色座机突然响了。
他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是海川同志吧?”
“我是市委组织部的王振华。”
王部长?
赵海川心里一动,立刻站起身来:“王部长您好!”
“我是赵海川。”
王振华在电话那头笑呵呵地说道,“海川同志,最近荣阳的工作搞得很好嘛!”
“市委领导都多次表扬,说荣阳现在是朝气蓬勃,大变样啊!”
“都是市委领导有方,我们只是做了些具体工作。”
赵海川谦虚地回答。
标准的官场寒暄,但由组织部长亲自打来,意义就完全不同。
两人聊了几句荣阳的经济发展情况,王振华忽然把话题一转。
“海川啊,前两天省委组织部的同志下来调研。”
“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聊到了咱们市里这批年轻有为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