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涛倒台后的荣阳县,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汹涌。
县长办公室里,白凯旋背着手来回踱步。
他刚刚结束一个电话,脸上的肌肉还微微抽动。
黄波涛倒了,但一个藏在墙壁里的U盘,让他心里像是悬了一块石头。
那里面到底有什么?
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必须趁着市里调查组还没撤走,把黄波涛留下的权力真空全部填上!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
“喂,老刘吗?”
“我凯旋。”
电话那头,是县委组织部的负责人。
“县长,您有什么指示?”
“黄波涛的事影响很坏。”
“但工作不能停摆,尤其是农业口,春耕在即不能出乱子。”
白凯旋的语气听起来公事公办。
“农业局的刘明达同志,我看他最近精神状态不太好,思想包袱很重嘛。”
“毕竟跟了黄波涛那么多年,以理解。”
“为了保护干部我看是不是……”
“先让他去政协那边担任个专委会副主任,休息休息,调整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立刻传来心领神会的声音:“我明白了,县长。”
“保护干部是我们组织部门的责任。
“那刘局长的位子……”
“我看办公室副主任小张就不错嘛。”
白凯旋的声音轻描淡写,“年轻人有学历,有干劲,关键是听话。”
“让他先主持工作,干得好再扶正。”
“好的县长,我马上办。”
挂了电话,白凯旋又连续打了几个电话。
水利局、交通局……
几个黄波涛曾经的嫡系,被他用“保护干部”、“调整状态”、“给年轻人机会”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三下五除二,全部挪到了人大、政协这种养老的位置。
空出来的一把手、二把手岗位,他都意有所指地推荐了自己的人选。
白凯旋靠在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
黄波涛留下的印记,正在被他迅速抹去。
荣阳县,还是他白凯旋说了算。
……
赵海川的办公室里。
秘书常晓雯刚刚向他汇报了白凯旋的一系列人事调整。
“书记,白县长这是……”
“这是摘桃子啊!”
“简直是趁火打劫!”
赵海川坐在办公桌后,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当然知道白凯旋在干什么。
这叫“趁你病,要你命”。
现在跟白凯旋在人事问题上硬碰硬,不是明智之举。
市里专案组还在,任何大的干部争端都会被视为“不顾大局”。
白凯旋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他想动就让他动。”
赵海川终于开口。
“书记,可是……”
“急什么?”
赵海川看了他一眼,“他吃相越难看,动作越大就越容易出错。”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跟他抢位子。”
赵海川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常晓雯。
“把这个拿去给林风和马卫国同志。”
“告诉他们,白凯旋那边的小动作,一概不用理会。”
“农业改革试点、开发区项目监管,这两件事必须抓出成效来!”
“用最快的速度!”
他的手指在文件上点了点。
“官帽子是别人给的,但政绩是自己干出来的。”
“只要我们手里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谁也动不了我们。”
常晓雯接过文件,心里豁然开朗。
是啊,跟白凯旋争一城一池的得失,格局小了。
书记要的是用无可辩驳的政绩,来构筑自己的铜墙铁壁。
“明白了,书记!”
“另外,”
赵海川叫住他,“市里专案组那边,那个U盘的线索你帮我盯着点。”
“有任何进展第一时间告诉我。”
“但是记住只限于我们两个人知道,绝对不能外传。”
常晓雯神情一肃:“是!”
……
就在白凯旋大肆安插亲信,赵海川稳坐钓鱼台的时候,一个人却坐不住了。
工商局长李东生。
黄波涛倒台的消息传来时,他整整一夜没睡着。
他不算黄波涛的嫡系,但以前为了工作方便,也没少跟他迎来送往。
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是他在荣阳官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