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进风口、出铁口和出渣口的位置。
“炉身要用石头和泥砖砌,主体得有两丈高,内部要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结构。”
“炉壁不能是直的,要有弧度,这样能让矿石和燃料在下落时,更均匀地受热。”
“最关键的是炉温,我们需要的温度,比你打铁的炉子要高得多。所以,燃料不能只用木炭,还得混着烧煤。”
秦少琅一边画,一边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着。
王铁柱和几个跟着来的匠人听得如痴如醉。他们从未想过,一个炼铁的炉子,里面竟然有这么多门道。这些知识,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里,闻所未闻的。
“秦……秦先生,”王铁柱已经不自觉地改了称呼,他指着图纸上厚厚的炉壁,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么高的炉子,烧到您说的那种高温,咱们自己烧的那些土砖,怕是撑不住啊。我估摸着,炉子还没烧热,砖就先裂了,甚至得化成泥水!”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普通砖窑烧出来的青砖,耐火极限也就七八百度,而一个最原始的土高炉,炉膛温度至少要达到一千二百度以上。用普通砖块去砌,无异于用冰块去盖房子,纯属痴人说梦。
周围几个汉子脸上的兴奋之色也冷却下来,是啊,砖不行,一切都是空谈。
“我早就想到了。”
秦少D琅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他仿佛一个全知的神明,预判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