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打在车窗上沙沙作响。
长途客车缓缓驶入熟悉的小县城车站。
林天背着简单的双肩包,拖着那个陪伴他度过高中和大学一年的旧行李箱,随着人流下车。
冰冷的空气瞬间涌入肺腑,带着冬日特有的凛冽和一丝……家的味道。
车站门口,两个熟悉的身影正翘以盼。
父亲林文,穿着厚实的旧棉袄,脸颊被寒风吹得有些红,但眼神里的热切和笑意藏不住。
母亲徐雅裹着厚厚的围巾,一看到林天的身影,立刻踮起脚用力挥手,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欢喜。
“爸!
妈!”
林天加快脚步,笑容自然而然地绽开,那是自内心的、属于归家游子的纯粹喜悦,与他在会议室里的沉稳判若两人。
“哎哟!
总算到了!”
徐雅几步上前,一边心疼地拍掉林天肩上的雪花,一边伸手想接过他的行李箱,“路上辛苦了吧?冻坏了没?快回家,妈给你炖了热汤!”
“妈,我自己来,不重。”
林天笑着避开了母亲的手,轻松地拎起箱子,“爸,等了很久吧?”
“没多久,刚到。”
林文话不多,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伸手重重拍了下儿子的胳膊,感受那份结实,“结实了,挺好。”
他顺手接过林天背上的包,动作自然。
小小的家,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熟悉的摆设,略带油烟味的空气,桌上摆着几盘刚出锅的热菜:蒜薹炒肉、红烧排骨、还有林天最喜欢的葱烧豆腐。
一切都被时光温柔地定格,是他无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都能瞬间回归的港湾。
吃饭时,暖黄的灯光下,气氛温馨融洽。
“学校怎么样?功课忙不忙?吃得习惯吗?”
徐雅的问题像连珠炮,恨不得把儿子离家几个月的生活细节都问个遍。
“挺好的,妈,功课是有点挑战,但还能应付。
吃得……比您做的差远了!”
林天笑着给母亲夹菜。
“别光顾着学习,注意身体。”
林文沉稳地叮嘱了一句,“上次电话里说脚扭了,现在没事了吧?”
“早好了爸,一点小伤。”
林天轻松带过。
他看着父母关切的脸庞,心中一片柔软。
在这里,他不是什么磐石科技的创始人,更不是安克投资的幕后人物,他只是林天,是林文和徐雅的儿子。
饭后,林天主动收拾碗筷。
徐雅在厨房里一边擦着灶台,一边看着儿子熟练洗碗的背影,忍不住念叨:“你说你,这么大个人了,回家就好好歇着,这些活儿妈来就行。”
“顺手的事儿。”
林天利落地冲洗着碗碟,水流哗哗作响,“我在学校也自己洗。”
“那不一样。”
徐雅絮叨着,眼里却满是欣慰。
她目光扫过林天放在厨房门口的行李箱,箱体的品牌标志很少见,看着就价格不菲,轮子上还沾着些没擦干净的、显然来自大城市机场的灰尘印记。
她走过去,习惯性地想帮他擦擦箱子,手指触碰到那光滑而坚固的箱体时,动作顿了一下,心底忽然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感觉。
儿子还是那个儿子,但似乎又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她想起儿子偶尔打回来的电话里,语气里那份远同龄人的沉稳和笃定,以及他轻描淡写提到的某些“项目”
或“活动”
。
林天擦干手,从行李箱里拿出几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爸,妈,给你们带了点东西。”
“哎呀!
又乱花钱!”
徐雅嘴上埋怨着,眼睛却亮了。
给林文的是一件质地厚实保暖的顶级羽绒内胆马甲,低调的深灰色,摸上去就知道保暖性极佳。
“爸,冬天骑电动车接送妈上下班,穿这个轻便又暖和。”
林文接过来,没说什么,但手指在那细腻的面料上摩挲了几下,点了点头:“有心了。”
给徐雅的是一条图案典雅大方的羊绒围巾,触手温软。
“妈,这颜色衬您,冬天围着脖子暖和。”
徐雅把围巾围上试了试,柔软舒适,镜子里的自己似乎都精神了几分,嘴上却还是忍不住念叨:“这得花多少钱啊……你这孩子,有点钱就攒着,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知道啦妈。”
林天笑着搂了搂母亲的肩膀,“儿子现在有能力孝敬你们一点,你们就安心收着,就当……我提前实习挣的‘奖金’。”
“奖金?这么多?”
徐雅半信半疑,但看着儿子坦然真诚的笑容,最终还是笑着叹了口气,小心地把围巾叠好,“下次可不许了!
有钱也别乱花,知道吗?”
“遵命!”
林天笑着应道。
晚上,父子俩在客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