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心证(2 / 2)

次来的时候见到的状态更好一些。

    好吧,也许是他狭隘了。

    其实孩子比大人要好掰很多,殷灵毓给他们的就是做了好事时的正反馈,这也是她为什么让他们用做养济院的义工换点心。

    养济院的孩子们,别的不说,脸皮是会厚一些,察言观色也比常人强一些,朱樉朱棡,朱棣朱橚,虽然性子并不相同,但都处在年少的时候,稍微做点好事就被夸,被感谢,满足了那些骄傲和虚荣心,比之无趣的读书,练武,被爹骂,感觉那叫一个飘飘然。

    因此也确实很难停下来,反正对他们来说,教两句书,和小孩儿扎扎马步,随手为之而已,这半年下来,人虽然看起来没怎么有大长进,心地心境确实是不一样了,只是宋濂负责教书,还要忙着修史,还停留在从前的刻板印象里。

    此刻一回想,倒是豁然开朗。

    是……从沧州回来开始的?

    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他听到了殷灵毓的名字,因为四殿下担忧了一句,说她在军营中会不会也生病。

    说实话,那个时候,朝中已经有人打探到了上位在沧州停留期间的事情,宋濂同样听了一耳朵,其实他们最开始对殷灵毓是个女子的参奏力度不大,也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

    不管是沧州的管理,还是粮草的护送,还有……在最危急的时刻跑去军营的勇气。

    虽非君子,却只是不为男子而已,他们这些大臣不会连脑子都没有,就去否认她的政绩。

    更何况,殷灵毓的所作所为,又如何当不得一声君子呢?

    宋濂信奉人心中自有圣人,人应当识心,明心,更多的规劝己身,因此,在最开始,他就没对这件事说过什么。

    等到殷灵毓入朝,能劝的住皇帝,他虽然欣赏,但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去刻意接近,而殷灵毓提出的其他谏言,他亦觉着可圈可点。

    只有新政。

    居然剥夺了士大夫阶级最大的特权之一。

    宋濂不能理解为什么。

    读书,的确是寻求天地真理,可也要能吃饱穿暖,读书人不能得到优待,朝廷却又鼓励人读书明理,这究竟是为何?

    可是看着面前这些孩子,宋濂模糊觉得,也许,也许殷灵毓这一次做的还是没有错。

    只是……她是想,是要让人人都读书吗?

    那……国家,朝廷,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宋濂不敢深想,放下水碗在一边,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他,他于是清了清嗓子,继续将寓教于乐的小故事讲了下去。

最新小说: 绿我可以,分手不行 退婚当天,改嫁清冷军少做他嫂嫂 旧爱晚成 春潮里 穿回九零,助力妈妈星途璀璨 穿到荒年有系统,全家反派被我带飞 竹马护资本家小姐,重生改嫁他急了! 穿越三角洲,我成为GTI干员 生存游戏?但她已经杀穿全服了诶 这里的猴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