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穿过檐角的铜铃,出清越的响声。
叶凌霄和沈清璃坐在老树下,目光落在那本《风水秘录》残卷上,思绪还沉浸在奇异布局的复杂线条中。
夜色渐深,院中灯火摇曳,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翌日清晨,医馆内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学徒们穿梭于药柜与病床之间,诊室里专人正专注地为一位老者把脉,叶凌霄站在一旁,不时点头或低声提醒几句。
“你再看看他的舌苔。”
他说,“湿气过重,不可单用温补。”
传人应声调整了方剂,老者接过药方,连连道谢离去。
叶凌霄转身走向案桌,准备翻阅昨日未看完的病例记录,忽然瞥见桌上多了一封信。
他微微一怔,拿起信件,入手微凉。
信封普通,却没有任何署名或落款,只有右下角模糊的邮戳,隐约可见“远方”
二字。
他皱眉,指尖轻轻摩挲封口,察觉并无任何机关痕迹。
“是谁送来的?”
他问身旁的学徒。
“回师父,是一位陌生客送来的,放下就走了,没说一句话。”
学徒答道。
叶凌霄沉默片刻,小心撕开封口,抽出信纸。
纸上字迹潦草,墨迹略显晕开,仿佛是在急促间写就。
他眯眼细看,眉头渐渐蹙起。
“……龙脉之气异动……非人力可解……查阵法……”
他念出几句,心下一沉。
这封信的内容断断续续,语句残缺,但提到的“龙脉”
二字,让他无法忽视。
“清璃。”
他唤了一声,将信纸折好放入袖中,快步走出医馆。
回到山中居所时,沈清璃正在书房整理风水资料,手中拿着一枚玉简,神情专注。
她听见脚步声,抬头望来,见叶凌霄面色凝重,便放下玉简,示意他坐下。
“怎么了?”
叶凌霄从袖中取出信纸递给她:“刚才医馆收到一封来历不明的信,提到了‘龙脉’。”
沈清璃接过信纸,仔细阅读后神色也变得严肃。
她将信纸铺平,手指轻抚那些模糊的字迹,忽然注意到信封内侧有一抹淡淡的水印。
“你看这里。”
她指着一处几乎难以察觉的痕迹,“像是某种印记。”
叶凌霄凑近细看,那水印极淡,若非光线正好,几乎看不见。
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纹路,像是一条盘绕的蛇,又似某种古老的图腾。
“这不是普通的信。”
沈清璃低声道,“能接触到龙脉信息的人不多,更不会随意寄信。”
叶凌霄点头:“我怀疑,这是某种警告。”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警觉。
他们曾经历过太多风波,深知这种突如其来的信息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危机。
“我们必须查清楚这封信的来源。”
沈清璃道。
叶凌霄沉思片刻,起身走向书架,取下一本旧册子,翻开几页后停在一张地图上。
“如果这封信真的是从‘远方’寄出的,那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标记,“这里是最近的驿站,也是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
沈清璃看着地图,缓缓开口:“也许,我们需要去一趟。”
接下来的几天,叶凌霄安排好医馆事务,将部分重要医术交由传人暂管,并叮嘱其注意病人状况。
沈清璃则开始整理所有关于龙脉的资料,试图找出可能的关联线索。
临行前夜,他们在院中再次查看那封信,却现信纸上的某些字迹似乎比之前清晰了一些,仿佛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出来。
“这封信……在变化。”
沈清璃低声说。
叶凌霄伸手覆住她的手背,语气坚定:“无论它是谁写的,我们都会找到答案。”
翌日清晨,天光初现,两人踏上前往驿站的山路。
雾气弥漫,林间鸟鸣稀疏,空气中透着一丝异样的沉静。
一路上,他们留意四周动静,却没有现任何异常。
直到接近驿站,才看到几名商旅正在歇脚,马匹嘶鸣,尘土飞扬。
“你们见过这样的信吗?”
沈清璃拿出信封,递给一名年长的商人。
那人接过信封看了看,摇头道:“没见过,不过前几天确实有人送来过一封信,说是送往山中的,但我们不知道具体内容。”
“那人呢?”
叶凌霄追问。
“早走了。”
商人耸肩,“穿着一身灰袍,戴着斗笠,也没留下名字。”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已有猜测——这封信并非偶然,而是有目的而来。
离开驿站后,他们继续向更远的方向前行,途中经过一座废弃的古庙。
庙门半掩,墙垣斑驳,殿内香火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