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换着喝!”
“唉,好咧。”
林大山应道。
“阿爹,我跟阿娘说了,月底大集咱们都去,咱们去茶馆里喝茶听书!
那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可好听了!”
“嘿嘿,去,都去!”
“我和阿野做的那几把小竹椅阿爹瞧见了么?咱一人一把。”
“瞧见了瞧见了,阿爹坐过了,好得很!”
“今日给阿爹做个更好的,做个竹躺椅!”
林大山笑得脸上褶子都出来了,连忙应好。
自从闺女回来,他这脸上的笑都没少过。
等林大山去了地里,桌子也收拾出来,林姝趁着林玉书还没来,在纸上画好了竹躺椅的构造图,因为结构复杂,细节图画了好几处。
“阿野,你先看着这图纸琢磨琢磨,等我教完玉书堂弟,我再同你一起做这竹躺椅。”
周野点头,接过那图纸细细看了起来。
等林玉书人来,林姝进了堂屋,周野自个儿忙活起来。
相比竹凳竹椅,这竹躺椅要复杂许多,林姝画的还是那种下头可以抽拉收缩的竹躺椅,但周野已经有了先前做竹凳竹椅的经验,这竹躺椅虽复杂,结合之处却是同样的道理。
等林姝那边结束出来,竟看到周野将那竹躺椅的座面都给做好了!
因为要做躺椅,座面后端要留出合适的尺寸来承接椅背,两端竹筒上也要提前打好洞来连接扶手,可周野不用她帮忙,竟一个人就把一应尺寸和孔洞给留出来了!
林姝觉得就算是末世的自己动手,效率也没有周野这么高。
林玉书也惊奇地看了好一会儿,“阿野大兄这是要做一把大竹椅?”
林姝示意他看一旁的图纸,“做的是这竹躺椅。”
林玉书捧着那图纸仔细研究,等看明白之后连声赞叹,“阿姝姐,这竹躺椅我以前从未见过,构造可谓巧妙,这是阿姝姐画的?”
林姝心道:这是清中晚期才明出来的,你当然没见过。
“图纸是我画的,但这竹躺椅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从一本古籍上看来的。”
“阿姝姐可见过成品?”
林玉书好奇地问。
林姝指了指周野手中的活计,“以前没见过,但你阿野大兄能干,这图纸上的竹躺椅他能做得出来,快的话今晚之前便能做好,慢的话明日也差不多了。”
竹躺椅构造复杂,做竹活篾活的老把式也得做个一天才能做好,但阿野出乎她的意料,指不定今日就能做出来了。
林玉书由衷地感叹道:“阿野大兄不输能工巧匠,当真厉害。
我只看得懂这图纸,可叫我做,我是万万不能的。”
林姝想起什么,笑看周野,“不以己长量人短,反之亦然,若是叫你阿野大兄日日跟你一样,听我教书,一坐就是一个时辰,他也是万万不能的。”
周野闻言,看她一眼。
“看我作甚,我说的可假?”
周野摆摆头,继续忙手里的竹活。
虽什么都没说,但二人之间仿佛流淌着一种旁人看不见的默契。
林玉书莫名觉得自己不该在这儿多逗留,他忙道:“阿姝姐,阿野大兄,那我先回去了。”
“玉书堂弟稍等,阿娘去取桶了,阿野今晨去你家借的木桶你一并带回去。”
何桂香很快提着一个木桶过来,林玉书伸手去接,这一接才现桶里竟有水,再低头一看,里头竟有两条大活鱼!
“二伯娘,这……这使不得,您快拿回去!”
见林玉书说什么不要,林姝朝他招招手,“玉书堂弟,你跟我来。”
林玉书不明所以地跟着林姝出了院坝,再往屋后菜畦去。
二伯家这鱼池子他是知道的,因为前些日阿野大兄便一直在忙活这个,山泉水用竹筒引过来之后,他还去看过了,只觉得阿姝姐慧心巧思。
可这会儿再看那鱼池子,林玉书惊呆了。
鱼池子里多了一个竹筒做的器具,山泉水冲刷下来流入那竹筒里,由高到低流动着,巧妙又美观。
但这不是让林玉书吃惊的原因。
他吃惊的是这清澈见底的山泉水里,竟已养了好些鱼。
一条条的大鱼清晰可见,一条草鱼还从水里跃了起来,很快又灵活地摆入了池底。
这么多鱼,这至少得有四五十条鱼了罢?
“阿姝姐,这、这都是你去河里捉的?”
林玉书说话都结巴了。
林姝嗯哼一声,“我有捕鱼妙方,捕鱼容易得很,所以那两条鱼你只管拿回去养着,想什么时候吃便什么时候吃。”
林玉书仍是推辞不要,“阿姝姐,还是不成。”
“叫你拿去便拿去,上回三婶集上又送我一双草鞋,我不也收着了么,你看我可拖拖拉拉不收了?”
林玉书闻言,这才收下了,只是心道:回去后阿爹阿娘又得说他了。
阿娘又要愁该还些什么东西给二伯家了。
等送走了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