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512章 播州动乱的起因 杨应龙杀妻案

第512章 播州动乱的起因 杨应龙杀妻案(1 / 2)

【在播州,最高的大明官员是宣慰使司(从三品),为杨氏一族所世袭。

【除了播州宣慰司之外,还有五大土司,分别是草塘安抚司(从四品),黄平安抚司,真州长官司(正六品),播州长官司、余庆长官司等土司。

【其中,草塘安抚司,由汉人宋氏世袭掌管,其祖追溯到战国时期宋国灭亡后逃到四川避难的宋偃后裔。

【宋偃后裔,在汉武帝时代,被强令迁到南夷(安顺一带)屯田,成为当地大姓。

【到北宋初,宋景阳从河北正定远征入主蛮州,自任大万谷落(蛮州)总管府都总管,成为水东宋氏始祖。

【其中草塘安抚司的宋氏一脉,则是贵州水东宋氏的一支宋氏。

【在草塘一带,除了宋氏与部分汉人之外,还有当地的仡佬族,苗族等民族为主。

【黄平安抚司,由苗族领传承担任,当地民众主要以苗族为主。

【余庆长官司,由仡佬族领传承担任,当地民众以仡佬族为主。

【白泥长官司,由彝族领传承担任,当地民众以彝为主,同时还有回族,壮族,侗族等少量民众聚居。

【重安长官司,由布依族领传承担任,当地民众以布依族为主,也有苗族,壮族,侗族等少量民众聚居。

【播州五司之外,还有七大姓氏,分别是田姓,张姓,袁姓,卢姓,谭姓,罗姓,吴姓。

【七大姓氏中,张姓,谭姓,罗姓为汉人姓氏大族,其中张姓先祖则是从江西龙虎山,落户播州,与杨氏世为姻娅,势力较大。

【而田姓则是苗族的姓氏大族,其势力也是同样巨大,与播州杨氏一族,以及张姓,同为播州三大势力。

【在播州七大姓中,张姓汉人大姓,田姓是苗族大姓,因为文化传承不同,以及双方之间的势力与相领等因素,两族两姓之间的矛盾纠纷存在已久。

【万历十八年(15),播州土司杨应龙的田氏宠妾田雌凤,造谣正妻张氏与他人有不轨之事。

【而杨应龙的宠妾田雌凤,与正妻张氏,都是播州地区五司七大氏中田氏与张氏之人。

【加上田氏与张氏,两大氏族之间也一直都存在着矛盾与纠纷。

【杨应龙在一次醉酒之时,听信了田雌凤谗言,不经任何调查,在酒气上头之下,提刀杀了正妻张氏,及岳母官氏与全部侍女。

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好吗,这杨应龙真是士皇帝当习惯了,连调查都不调查,就直接将自己的正妻给杀了。”

“而杨应龙的这个正妻,还是播州张大氏族的之女,那么这杨应龙被大明朝廷讨伐,那也是活该。”

一旁有人戏谑的向百姓甲冷言道:“呵呵,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面对他人的讥讽冷言,百姓甲不以为然的言道:“他杨应龙做的恶,与大明朝廷的腐败贪污是一回事吗?”

“他杨应龙是杨应龙,但播州的百姓,也一样是播州的百姓。”

“你没看到,前面叶梦熊的走访调查是所述的内容吗?”

“播州的百姓,不信任大明流官的原因,前面不是讲的很清楚吗?”

“还是说,你觉得,现在的大明官府,真是给穷苦百姓伸冤的地方?”

方才冷言讥讽之人,被百姓甲一连追问,给问的哑口无言。

就连他自己也不敢确定,播州地区重新被大明朝廷管控之后,播州百姓的生活,就一定会比原来的生活要好。

百姓乙言道:“所以正常途径之下,想要推进‘改士归流’还是非常困难的。”

“也只要造反这一事,是不须要考虑太多因素,就能以武力来推动‘改士归流’的。”

【张杨两家,本是有关过数百年的姻亲关系,杨应龙的正妻之叔张时照,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带着张家人上门讨要说法。

【然而在面对张家人讨要说法时,杨应龙却冷脸以对,并反问张家:“张氏不守妇道,死有余辜!”

【杨应龙的态度,让张家族人,浑身颤抖,气愤无比。

【事后,张时照连夜前往贵州,向大明朝廷告杨应龙谋反,想借大明朝廷之手除掉杨应龙。

【此时苦于,无法将‘改士归流’继续推进的叶梦熊在得知情况之后,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于是,叶梦熊连忙上疏弹劾论杨应龙凶恶诸事,为非作歹,草菅人命,视人命如草芥。

【贵州巡按监察御史陈效,也上疏弹劾杨应龙二十四大罪,弹劾海龙屯大兴土木,修建的

最新小说: 退婚三个童养夫,阴戾池爷宠我入骨 公府上下宠我如宝,养兄一家后悔了 暗宠成真,京圈太子他上了瘾 我是快穿大佬,有亿点点钱怎么了? 穿越后碰到了老乡 哑奴带崽改嫁,清冷权臣悔疯了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硬汉冷淡绝嗣?怎么她一胎又一胎 闪婚而已,别失控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