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泰山巅诵满江红(1 / 2)

【稚嫩清脆的朗诵声,宛如山间的溪流水声般,在雄伟壮丽的泰山之巅响起,打破了这片人间圣地原有的宁静,回荡在天地之间。

【辛赞牵着六岁的辛弃疾,一步一步的走向泰山的观景台,看向那雄伟的山川,还有秀丽的山河,令人心旷神怡。

《望岳》中的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让所有登临泰山的人,都有着同样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天道的镜头下,诸天万界里没有登临过泰山的人,都见识到了泰山的绝美景色,心生向往。

并都在心中暗暗的念道:若此生有机会,必定在这泰山上走上一遭。

【辛赞问六岁的辛弃疾:“幼安,你知道爷爷为什么带你来登泰山吗。”

【六岁的辛弃疾茫然的摇了摇头,道:“幼安不知。”

【辛赞:“这大好的河山,曾经是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的土地,是先祖们给我们这些不孝子孙留下来的美好世界,然而我们却守护不住,被那金人夺了去。

明太祖朱元璋:“辛赞的这句话,若是让那些大宋皇帝听到,都不知道那些大宋皇帝会做何感想。

他们会自惭形秽吗?”

宋太祖赵匡胤:“朕的后代子孙真的如此不堪吗?居然让一名老者百姓出这样的感慨?”

宋太宗赵光义:“朕的后代子孙真的如此不堪吗?难道朕的后代子孙,不如二哥的吗?这大宋江山,大宋的百姓,真的被朕的这一脉的子孙全给祸害了?”

【“唉!

南人为何不愿北归!”

辛赞的一声叹息,不仅仅是在泰山之间流响,更是叹不尽辛赞心中的无奈。

【方响之后,辛赞继续对着小辛弃疾说道:“自从金人来了之后,他们烧杀抢掠,欺辱百姓,破坏了我们家园。

让这看似美好的山川大地,却处处隐藏着人间疾苦。

【“许多人呀!

都不得不被迫离开家园逃到南方去,而那些逃往南方的人中,也有着一些人,他们可能已经忘记掉,他们曾经的故土在北方了吧!”

紫阳先生朱熹:“辛老先生,今日得见,方知幼安为何会有如此坚定的志向了。

晚辈现在向老先生执礼,以表敬意。”

说罢紫阳先生朱熹,恭恭敬敬的对着天道盘点中的辛赞行了一个大礼。

宋高宗赵构:“这个辛赞是什么意思?居然敢在天道盘点中暗指大宋朝廷,真是大逆不道之人。”

随后宋高宗赵构皱了皱眉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辛赞不是投了那金国,为金国效力了吗。

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简直就是不忠不义之人。”

“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培养出来的人,又能好到哪里去,真是笑话!”

宋太祖赵匡胤:“简直岂有此理,朕的后代都做了什么事情,竟然会对大宋百姓造成这等情况?”

宋太宗赵光义:“岂有此理,朕的后代都做了什么事情?是丢了北方中原,还是做了什么人神共怒的事情?”

汉武帝刘彻:“这大宋的百姓与子民,似乎生活过的很不如意,这辛赞的语气中充满了一种被舍弃的无奈之感?”

唐太宗李世民:“朕现在对这大宋王朝,真的是越来越有兴致了。

想看一看他们在天道历史进程中,都做了那些历史大事件。”

【小辛弃疾一时不知道,自己的爷爷为何会有这般感慨的询问,一时间也不知道爷爷是在向自己提问题,还是问那些南去却不愿北归的人。

【不过辛赞所讲的很多内容,小辛弃疾都知道,后答道:“爷爷,这些幼安都知道,爹爹也有一直在教导幼安。”

【辛赞点了点头,道:“爷爷带你来登泰山,是为了让你长大以后,不要忘记这泰山之下的山川土地,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也是我们的家园。”

【“将来有一天,一定要从金人那里夺回来,才能对得起先祖,知道吗?”

明太祖朱元璋:“辛老先生,在你死后,欺压与侵掠汉人的外族,不止有金人,还有蒙古人。

但老先生放心,朕已经将他们统统赶出了中原,还有燕云十六州,也被朕北伐收复了。”

【六岁的辛弃疾,坚定的点着头:“幼安,知道!”

【辛赞摸了摸六岁的小辛弃疾的头,后叹道:“这个很难,连大英雄岳飞将军都没能成功。”

【六岁的小辛弃疾:“幼安知道,岳飞将军是我们大宋汉人的大英雄,幼安将来也想要成为这样的大英雄,将金人打跑。”

【辛赞:“好好好,爷爷等着我的小幼安,将来也能成为大英雄。”

【“那么,爷爷的小幼安能不能给爷爷,朗诵一岳飞将军的《满江红》?”<

最新小说: 退婚三个童养夫,阴戾池爷宠我入骨 公府上下宠我如宝,养兄一家后悔了 暗宠成真,京圈太子他上了瘾 我是快穿大佬,有亿点点钱怎么了? 穿越后碰到了老乡 哑奴带崽改嫁,清冷权臣悔疯了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硬汉冷淡绝嗣?怎么她一胎又一胎 闪婚而已,别失控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