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收入,京师生活耗费又不菲。
许多戏班子到最后,只好灰溜溜地回原籍家乡。
更惨一点,把家伙什都当了,组团一路乞讨回乡。
董理讪讪一笑,不以为然。
他是戏班管事,最操心的是戏班要挣到钱,让戏班上下都有一口饱饭吃。
其它的人文情怀,还是留给外甥女吧。
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是归处却一致。
董理和俞巧莲说定了,等杂七杂八的事忙完,董理出面,以长安戏院的名义邀请地方戏班来演出。
为什么以长安戏院的名义?
同行是冤家。
以黄梅戏研究所的名义邀请,人家想来却碍于面子,可能不敢来。
靠同行接济,以后还怎么在行业里混?
抬不起头!
但是以长安戏院的名义,却大不一样,正常商业往来。
戏院要开张,吸引观众买票看戏,就需要找不同的戏班来唱戏。
戏班需要戏园子唱戏,好卖票挣钱吃饭。
两人正商议着细节,有人跑到门口喊道:“班主,管事,有个当官来拜访。”
当官的?
董理迟疑地说:“少府监已经派了李主事,帮了我们大忙。
应该不会再另派人过来。
难道是西苑的人?”
俞巧莲秀脸一红,连连摆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董理看出俞巧莲自欺欺人的本质,心里半喜半忧,嘴里说:“不管是哪里当官的,我们都得罪不起,赶紧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