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量制造福船和卡瑞克船混合体的吴淞船,数量在五千艘以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然后跳过卡瑞克和盖伦船型,直接迈进到“三位一体号”
、“胜利号”
,“马赛号”
和“短衬衫号”
船型。
经过不同船型的试验船的实际航海、海战实践,大明造船厂放弃了三位一体号,海军战舰仿制胜利号,武装帆船模仿马赛号。
再加上工业革命的技术和工艺革新,科技人才的不断培养,大明的造船业迅速发展,制造能力和制造技术足以让外人绝望。
西班牙人再如何努力,也是徒然啊。
这些念头在王逢巨的脑海里飞闪,平凉号船头一沉,清凉的海水飞溅出来,有一些拍在脸上,让他的脑子一激。
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王逢巨继续观察着远处十几海里外的西班牙船只。
这四艘西班牙帆船应该是在新大陆建造的,有可能是黑曜石旧地的港口,或者西蓐收群岛那几个大岛(古巴、牙买加)港口的造船厂。
这四艘帆船船长应该在四十米以上,重量可能在六百吨以上,从舷窗看可能装备了二十四门左右的火炮。
甲板上应该还有数量不明的旋转炮。
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虽然开启了炮击海战的序幕,但结束最后的海战,还得靠接舷战。
大明海军也是如此。
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帆船,有的在船首装有撞角,而在甲板上装旋转炮,用于接舷战时洗地,也非常正常了。
后面是六艘三桅帆船,长三十米左右,三到四百吨,装备了二十门左右的火炮。
这十艘船,前、中桅杆都挂着上中下三面方帆,它们分别叫上桅帆、中桅帆和主帆。
后桅杆挂着一面巨大的三角帆,典型的西班牙帆船风格。
大风把所有的帆吹得鼓圆如球,推动着船只向西北方向行驶。
只是它们的风帆设计得还不完美,对风力的利用也不完全,尽管全帆,但航速依然在八节左右。
自己的舰队也顺风全帆,但航速在十到十二节,正在缓慢地赶上他们。
根据此前同袍与西班牙船队在蓐收海域作战的经验来看,这支船队应该是从黑曜石港口满载白银,或是从西蓐收群岛的哈瓦那或圣地亚哥港出发,满载蔗糖。
这两样都是西班牙王室急需的财富。
只是它们还需要南下,前往新格拉纳达总督区北部港口卡塔赫纳,在那里再装载一批祖母绿宝石、金银、蔗糖和可可豆。
西班牙人被大明从艮洲和巽洲西海岸线赶走后,逐渐失去巴拿马等地峡地区,以及基多、利马等秘鲁总督西部地区。
那里多银矿,是西班牙王室重要的财源之一。
西班牙人只好移居到波哥大,在那里成立了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管理巽洲北部和东北部殖民地(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和圭亚那)。
西班牙人在新大陆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可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还要在欧洲充当基教世界保护者,需要大量的钱财来维持他的无敌舰队和西班牙大方阵。
于是新格拉纳达总督区拼命地压榨本地的金银宝石矿产、铜、可可豆和蔗糖。
据西班牙俘虏说,蔗糖加可可豆在西班牙王室和贵族里最先流行,现在成为欧洲各王室和贵族们追求的时尚食物,也成为西班牙努力开拓出的新财源之一。
所以西班牙船队必须到新格拉纳达北部港口卡塔赫纳,装载上一部分货品,再扬帆出海,直奔西班牙本土。
结果被自己率领的青龙舰队第二分舰队撞上了。
王逢巨的望远镜向后移,看到了四艘二桅卡瑞克帆船,这四艘长二十米左右,吨位在三百吨以下,落在西班牙船队主力后面,看样子是被抛弃了。
“叫通讯官发信号,右翼护卫舰迂回包抄过去,目标是西班牙人船队最后那四艘帆船。”
“是!”
苍蝇腿再细,也能抠出几克肉来。
自己带这么大一支舰队出来巡海,能多收获一些就多收获一些。
双方队形完全展开,西班牙人十艘三桅帆船成排成一行,一前一后,首尾三四海里,向西北方向猛跑。
后面还有四艘拖油瓶,相隔五六海里,距离越来越远。
大明海军分成四把尖刀。
中间两把最锋利,前队和中队,一前一后对着西班牙人主力船队猛插过去。
航速较快的左翼护卫舰船队,绕出一个大圈,往西班牙人主力船队的前方猛插。
右翼护卫舰船队向右绕出一个圈子,目标那四艘西班牙人的拖油瓶。
后队在后面扇形展开,随即支援以及追敌。
大明舰队是气势如虎,准备把十四艘西班牙船只一口全部吞下!
经过两个小时的追逐,左翼冲在最前面的“金钱豹”
号兜住了第一艘西班牙海船“凯瑞尼亚”
号。
“金钱豹”
号占住上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