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5章 纠结的张老师

第5章 纠结的张老师(1 / 2)

第5章纠结的张老师第5章纠结的张老师

“皇爷爷,我去上学了。”

朱翊钧转头说道。

“好,上完学就回来,爷爷等着你一起吃中饭。”

嘉靖帝挥挥手,站在殿门口,双手笼在袖子里,跟一位送孙子去上学的平常百姓家的爷爷无异。

嘉靖帝疼爱孙子朱翊钧,也非常重视他的教育。

在西苑西安门附近找了一处地方做书堂,选了几位翰林饱学之士为教授,每日上午轮流给朱翊钧授课。

朱翊钧走在巷道里,轻松欢快。

今天上午挥向严嵩的两刀,刀刀暗藏杀机,达到了理想效果。

关键是借着由头,自己能够拉拢胡宗宪。

胡宗宪是严嵩义子赵文华提携的,属于严党,但是又不属于严党核心人物。

他们更应该叫务实派。

他们希望经邦济世,也有治国才能,能做实事,肯干实事。

但他们也知道,这世上做事难,做利国利民的实事难上加难。

他们只能投靠严嵩,依附在严党麾下,带着镣铐跳舞,艰难地做些实事。

因为确确实实在做事,很容易被抓到把柄,于是以“裕王党”

为首的清流,在竭尽全力扳倒严党的时候,往往以攻讦他们为突破口。

严党为了自保,有时也会把他们推出来,成为替罪羊。

朱翊钧不想再发生这种事了。

皇爷爷秉政三十多年,朝堂上的正治风气很不健康,干实事的没剩下几个,再被清流们弄掉,就无人可用了。

今天上午,他借力打力,狠狠坑了严嵩严世蕃父子一回,又借着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这个“钱途远大”

的新财源,吊住了皇爷爷,保住了胡宗宪。

剿除倭患,现在是皇爷爷敛财的最大借口。

海商税收一百万两,剿倭分五十万两,皇爷爷分五十万两,合情合理。

而遍数满朝大臣,能干净利落地剿除倭患,也只有胡宗宪了——总不能钱分了,倭患没有剿除,那就不好交代了。

所以,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东南倭患,胡宗宪,严党务实派,被一条线串在一起。

皇爷爷绝不允许这条线被人给断了,因为那是断他的财源!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落实,自己就能名正言顺地去招揽胡宗宪等务实派,拥有自己在外朝的第一批班底。

想想就高兴。

“小呀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风来不怕雨”

朱翊钧哼唱着自编的上学曲,得意洋洋地走在前面。

冯保带着四个小黄门,紧跟在身后。

今天上午这出戏,冯保在殿门外伺候着,耳闻目睹,虽然还搞不清里面的弯弯绕绕,只觉得严嵩父子这次有难了,而世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不动声色,把无数清流大臣咬牙切齿,斗了二十多年也没斗倒的严阁老父子,轻轻一脚就给踹到坑里去了。

冯保心里的敬畏之心,已经快要迭满。

来到学堂门前,朱翊钧站住脚步。

冯保马上上前去,替他整理衣服,保持整洁,又从小黄门手里接过一本书,奉给朱翊钧。

“世子,今儿是张先生讲《论语》。”

“《论语》好啊,圣人之言。”

朱翊钧走进学堂,上首站着一位身穿青袍襕衫,头戴四方巾的男子,三十多岁,俊朗刚毅,目光炯炯。

“学生朱翊钧拜见老师张先生。”

今日的教授是翰林院侍讲张居正,专讲《论语》。

另有两位老师,提调顺天府督学潘季驯,讲《千字文》和《史记》;吏部左侍郎李春芳,是朱翊钧的“教务主任”

,兼讲解诗词和策论。

张居正含颌点点头,“世子好,请坐。”

等朱翊钧坐下,他说道:“今日我们继续讲读《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仁政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朱翊钧点点头,“学生知道,孔老夫子的意思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那你有还有什么心悟吗?”

朱翊钧歪着头思考,张居正神情紧张地看着他,充满期盼。

神童啊!

自己号称江陵神童,可是跟世子比起来,还是有差距。

诗文经义倒背如流,还有自己的见解,说出让人眼睛一亮的话来。

最关键的是,他深受皇上喜爱,曾经被当着群臣的面,呼之为好圣孙。

上次如此称呼,还是永乐皇帝时。

永乐帝非常喜爱嫡孙朱瞻基,称之为好圣孙。

太子朱高炽不被永乐帝喜欢,却因为嫡子朱瞻基的缘故,储君之位坐得极稳。

现在也是一样的道理,皇上越喜欢世子这位嫡孙,裕王的储君之位就越稳固。

朱翊钧缓缓地答

最新小说: 我看到了一切 明日方舟:苦难与救赎之歌 风水云雷电 兼挑两房?我嫁摄政王你悔什么 她太娇,冷傲权少掐细腰 绿茶雌性声声唤,众兽夫心痒难耐 偏执总裁的白月光是我 攻略七个男宠后,恶毒女主想跑路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NBA:听劝就变强,我打遍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