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是正德帝 > 第124章 复命1

第124章 复命1(1 / 2)

英国公张仑、秦金、夏言等人组成的队伍,终于在太后的圣旦节前夕回到京城。

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欢迎或接待,而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府邸。

这使得京城的气氛显得有些冷清和压抑。

他们何尝不知因为他们上的一本奏疏搅得京城上下不得安宁。

为此内阁和皇帝也爆了冲突。

杨一清似乎也因为这件事被落到陕西,去平复甘肃哗变了,有的大臣说,这是皇帝在给杨一清铺路,因而议论等到杨一清、谷大用到了,事情早就解决了,摆明了就是给杨一清镀金呢。

还有的说杨一清是因为归善王的事被落的,总而言之说什么的都有。

还有皇帝命吏部、都察院检察天下诸司,又让巡按对地方官吏违法者直接写考语交给礼部,都察院负责谈话。

反正许多大臣都觉着,正德十六年皇帝大病,搅得京师人心惶惶,正德十七年一件又一件的事情生,也注定了今年不太好过。

次日,英国公张仑、户部左侍郎秦金、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夏言、夏勋、张宗说等一行人进宫复命。

乾清宫内的暖阁里,朱厚照看着面前站立的几人,笑容满面。

其实几人内心都是极为紧张的。

“几个月不见,我们君臣之间似乎生疏了。”

朱厚照笑着说道。

“启奏陛下,臣觉着不是生疏了,而是臣等在外历练了许久,回京面圣,觉着陛下圣颜焕,更胜从从前,一时之间反而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夏言恭敬地说道。

他通过皇帝晋升了梁材,而自己和秦金只被吏部列为优档,敏锐地察觉出来,皇帝的不满。

套起了近乎。

朱厚照道,“大概是新年新气象的缘故吧。”

接着问张仑,“英国公,你去浙江可有什么收获?”

张仑思虑片刻答道:“回禀陛下,臣在浙江所见所闻都已经在题本中写明,但是臣有一点感受。”

朱厚照闻言道,“但说无妨,不用有所顾忌。”

张仑道,“百姓疲敝,士绅除几位外,崇尚奢华之风远国初,非国家之幸。”

朱厚照闻言道了一声哦,便不再说话。

张仑见此,也不知道是该说不该说,尴尬了起来。

张宗说在一旁看着心中暗道,皇帝不满意,英国公要遭殃?

朱厚照道,“想不到下面都成这个样子了,你有什么建议?”

英国公道,“臣向来不参与政事,所以对此”

朱厚照却说道,“这次你去浙江是有功的,秦侍郎和夏御史都被礼部记了优档,你一个品国公,朕是在没什么好赏的。”

英国公不知道皇帝为何扯到这上面来,正想委婉地客气一下,却听到皇帝说道,“几个都督府都有了主官,你的差遣嘛。”

张仑赶紧说道,“启奏陛下,臣老迈,清闲惯了,这次去浙江耗费了无数心神,臣不敢再领差遣了。”

朱厚照道,“‘人有一老,家有一宝’嘛,就先委屈你,在朕身边做个参议吧,以后御前会议你也要参加。”

众人闻言心中无不大骇,参议是什么职位?还有皇帝所言的御前会议,是什么会议?

几人不知,按照以往皇帝一直是召内阁、司礼监在乾清宫议事,后来和内阁冲突后,皇帝有意无意会令六部的其中的大臣也列席会议,但是一般会叫中旨提拔上来的六部大臣上来,目的很明显以此侵夺内阁的权威的同时,提高中旨官员的含金量,如今的乾清宫议事变成了皇帝的御前会议。

张仑还想拒绝,却见朱厚照对着张宗说和夏勋道,“你们也不错,但是都是自家亲戚,朕就不赏你们什么了。

夏勋,你去见见皇后和荣王。”

夏勋道了一声遵旨便退了出去。

朱厚照又对着张宗说言道,“我听说你这次去浙江长进了不少。”

张宗说闻言心中暗道,“听说?听谁说”

嘴上却说道:“是陛下给的机会,臣感激不尽。”

朱厚照笑道,“你先去太后那里吧,你和夏勋朕铁定是要给你们点什么的,如果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和朕聊聊。”

张宗说赶紧行礼道:“臣谢陛下,臣先告退。”

于是张宗说也退了出去。

屋里就剩朱厚照、张仑、秦金、夏言等人了。

朱厚照听后,微微皱起眉头,语气深沉地说:“你们去了浙江,事情办了,但田亩和户口对不上,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百姓手中的土地没了。

百姓们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扔掉他们的田地,那么很可能就是被夺走了,或者被投献给了别人。”

夏言听到这里,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启奏陛下,百姓的田没有了,但也不会凭空消失。

无论在谁手里,税收还是要按照规定收取的。

现在将人丁钱也归到田亩中,这样一来,朝廷的钱财一分都不会少。”

朱厚照点了点头,转头看向秦金,问道:“你是户部的官员,

最新小说: 跑路三年后,崽她爸成了顶头上司 闪婚而已,别失控 萌宝在末世抱大腿后,全家后悔了 他说不爱,婚后却沦陷了 硬汉冷淡绝嗣?怎么她一胎又一胎 暗宠成真,京圈太子他上了瘾 穿成恶毒继母,手握空间灵泉养崽崽 军少命里无子?绝美娇妻旺夫又好孕 怪力萌宝三岁半,豪门排队宠翻天! 影视从夜老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