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记酒坊开业前三日,客如云来,生意兴隆。
从第四日开始,不再有各种减免的活动,人潮就开始消退了。
纵然如此,唐记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了。
客人们品尝过唐记酒坊的酒,对别家的失去了兴趣,一时之间,唐记抢占了一半生意。
之所以说只有一半,是因为唐记的酒也是城里最贵的酒,一般家庭根本承担不起,所以接待的客户几乎是小康人家以上。
在生意稳定下来之后,唐记酒坊的开店时间也固定了,经过他们商量,他们决定每日巳时开店戌时末闭店。
城里是酉时关城门,因此他们家只需要留一个人守店就行了,其他人还是会在酉时之前出城回村。
至于留在店里的人,目前商定的是唐家兄弟,等唐家老二进了军营,以后就是唐春生或者汤氏夫妇轮流值夜。
唐伊人的主要任务还是酿酒,她需要花大把的时间酿酒,所以经营的事情就交给娘家人负责。
如果生意太好,人手不够的话,还可以招几个人帮忙做工。
经过他们的盘算,目前他们店的收入非常可观。
虽然第二天和第三天没有第一天的生意好,但是后面两天加起来也卖了三百两银子。
要是扣除那些七七八八的东西,估算出来的纯利润也高达一百两。
换作以前,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会挣到这么多银子。
不过从第四天开始,客人就少多了。
那酒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对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小康之家来说也不是天天吃的。
唐伊人与大家商量好了,打算从今天开始实施这些安排。
大家连续几天没有回村,也该回村看看了。
唐家大房这边只有些田地没有照料,宋璃川那边还有老母亲和几个孩子,也不知道他们在村子里怎么样了。
另外,他们也需要回去打听一下入伍的事情。
“汤婶,你们家出大事了。”
唐军跑进酒坊,对站在柜台前的汤氏说道。
“咋了?”
汤氏连忙询问。
“你们最近没有回村,村长找不到你们登记入伍的名额,七爷爷就替你们做主了。”
唐军说的七爷爷就是唐富贵。
唐军爷爷与唐富贵是亲兄弟,只不过爷爷这辈的只剩下唐富贵,他在村子里的地位就很高了。
“我们家的事情需要他来操心?我们本来打算今天就回村的。
那名额还没有报上去吧?”
“我也不知道。
我出门的时候听说这个消息,赶过去打听到七爷爷把春生和秋生都报上去了,马上进城找你们了。”
“什么?”
唐大河从后院过来,正好听见唐军说这句话,“他凭什么把我两个儿子的名字都报上去?”
“他说春生负责为大房入伍,秋生负责为二房入伍。”
唐军也是一脸气愤的样子,“我就是听说这件事情,赶紧来找你们,你们快回村吧,现在说不定还赶得及阻止这件事情。”
“欺人太甚了!”
汤氏气得全身抖。
“伊人呢,你快给伊人说一声,今天她和女婿看店,咱们都赶回去看看。”
“娘,我们在这里。”
唐伊人从外面回来。
她看快到中午了,出去采买了些食材,本来打算中午做好吃的给家里人补补,结果一回来就听见了这样可笑的消息。
宋璃川跟她在一起。
“娘,马上关店,我们所有人一起回去。”
唐伊人严肃地说道,“现在什么也没有哥哥们的事情重要。”
唐伊人在门口贴了一张‘店主有事,休业一天’的纸条。
唐家所有人坐着牛车赶回宁寿村。
在牛车上,汤氏询问唐军有关入伍的事情。
“我们每天在城里,虽然在忙生意上的事情,但是也关注过这件事情。
我听说入伍名额也不是那么急,半个月之内交上去就行,咱们村子怎么会这么急着交名单?”
“本来是这样的,但是我听说上面为了催赶进度,给各村下达了新的指令,说是在今天之前上交名单,村子里每家每户能得五斤大米。
这个指令一下达,村里的人就催着村长把名单交上去。
反正早晚也是要入伍的,这白拿的大米谁都不想错过。”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私自作主啊!
他们凭什么把我们家两个儿子都送上战场?凭什么啊?”
汤氏委屈得直抹眼泪。
“村长本来也犹豫过要不要写上去,但是七爷爷说他是一家之主,就算是大河叔在这里也得听他的,村长想着是这个道理,就按他说的报了。”
唐军说道。
当唐家众人匆匆忙忙地赶回宁寿村时,村里的人却说村长已经把名单上交了。
汤氏听说这个消息,当场被气晕了。
“娘……”
唐伊人扶住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