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几个妇人在那里嚼舌根,说得正兴起时,听见有轱辘声传来,一个个回头看向传出声音的方向。
几辆驴车驶进村子。
最前面的车夫停下来,询问路边的妇人:“大姐,唐伊人家里往哪里走?”
“你们找唐伊人啊?她好像进城了,不在家里。”
“不找她,给她送东西上门,只要她家里有人就成。
大姐,她家怎么走,麻烦你指个路。”
“她家好找,你顺着这条路走,前面有个岔路口往左转,再一直走,看见有棵梧桐树就是她家了。”
车夫道了谢,甩了一下鞭子,驾着驴车往唐伊人的家里走去。
村妇们看见车队离开,默契十足地同时起身,迈着腿跟上前面的驴车,前往唐伊人家里看热闹。
“玲珑娘,玲珑娘……”
与张氏交好的王氏站在门口唤着张氏,“你快出来。”
张氏正在喂鸡,听见她的叫唤声走过去,问道:“咋了?”
“刚才来了几辆驴车,拉了满满几车的东西往你嫂子家里去了,我闻着应该是酒,酒味很浓。”
“就算是办喜宴,应该是宋家办,怎么拉到大房那边去了?”
张氏的眼里闪过嘲弄的神色。
“你说是不是宋家那小子不打算买酒,大房那边觉得没有面子,自己掏腰包买酒啊?”
“我看有可能。”
王氏说道,“走,咱们去看看。”
此时,车队准确地找到了唐大河家里。
唐大河稍徽能下地走动了,此时在院子里择菜。
汤氏在打扫院子。
当听见外面有人叫门,他们把门打开,在得知对方是来送货的,立马把人请了进去。
“这些全是酒啊?”
汤氏问,“我女儿怎么买这么多酒?”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伙计说道,“这是唐姑娘买下的,钱已经付了,现在全部送到。
夫人,你指个位置,我们要开始卸货了。”
“那边有两间空房,全部都可以拿来摆放,你们搬进去就行了。”
村里的人聚集在一起,当看见搬下来的全是酒坛时,一个个低声讨论着。
“唐家这大丫头是把咱们当酒桶了,怎么买这么多酒?”
“宋家小子常年独来独往的,没见他有什么亲戚朋友,唐家这边也只有咱们,还有汤氏娘家那边的人,喝得下这么多吗?”
“诶,他们两家同一天办婚宴,你们打算去哪家?”
“本来还在犹豫的,现在看他们买这么便宜的酒,不用犹豫了,我去温家。”
“这酒平时咱们自己就能喝,拿来当喜酒真的是太寒酸了。
不过瞧这个样子,宋家连酒都舍不得买,想必也不重视这门婚事,到时候喜宴不会有多好。
温家那边就不一样了,温家没钱,但是唐家二房有钱啊,听说喜宴是二房出钱办的。”
张氏赶过来,看着伙计们从驴车上搬下来的酒坛,顿时哈哈大笑:“我说大嫂,这么差的酒你们也好意思拿出来当喜酒,哈哈……以我看啊,大家知根知底的,也不用打肿脸充胖子,实在买不起好酒就不买嘛,每桌多添一个肉菜也比这样好。”
汤氏拿着扫帚挥过来:“滚出去!
谁让你进来的?”
“大嫂,我只是实话实说,你这么生气做什么,是不是也觉得没有面子?宋家那小子就是个粗人,不懂规矩也是正常的。”
“我们家女婿再不好,愿意花钱给我们修葺房子,愿意为我们家的事情跑前跑后,我女儿的命还是他救的。
他对我们家有大恩,这婚宴他想办成什么样就办成什么样,我们家的人都乐意。
你在这里乱叫唤什么?你有这个功夫,还不如管管你的女婿。”
“哦,我差点忘记了,你们家女婿不用管,他只需要拿着书本在那里摇头晃脑念一酸溜溜的诗,你们家的人就得把他供起来,为他把整个婚宴都操持好了。
我说你们家还不如招他做上门女婿,哪家办婚宴男方是一毛不拔的?我们家女婿可做不出来。”
围观的村民看着这妯娌大战,兴致勃勃的。
“有瓜子吗?”
“南瓜籽,要吗?”
“来点。”
汤氏和张氏叉着腰在那里互相攻击对方的软肋,村里的人闲着也是闲着,或蹲或站或靠着在那里看大戏。
唐伊人坐着宋璃川的牛车回来时,看见的就是这个场景。
“麻烦各位让一让。”
唐伊人说道,“我们要过去一下。”
村民们看见宋璃川和唐伊人等人回来,连忙让开路。
他们好奇地看着牛车上的东西。
“怎么又拉回来满满的一车东西啊?你们说他们买了些什么?”
“不管买了什么,从他们用那么劣等的酒做喜酒的那刻就输了。
宋家小子应该不差钱,怎么这么抠啊?”
牛车先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