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我称之为弹簧战术。
我们知道,弹簧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压力越大,松开时反弹的力也越大。
股票有时也是这样,股价向下运行时,就像是弹簧在一点点的绷紧。
随着下行幅度的增加,积累的反弹能量也在悄悄增加。
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分批买入的策略。”
见田园有一个停顿,主持人赶紧问:“有没有可能压力太大,压坏了弹簧,弹不起来了?”
“当然有,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单边下行的股票,很多是业绩出了问题,所以运用弹簧战术前,必须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确认公司处于正常的经营中,没有生重大的财务风险。”
他继续说:“还有最近两年,股价没有出现过大幅度的爆炒。
如果公司业绩没问题,也有一定的题材,那么一旦有资金介入,反弹的幅度一般不会太小。”
看到有人皱眉,田园猜到了他们的担心。
“如果觉得抄底太危险,可以试着同时买3只。
然后,弹簧战术不是只能用于抢反弹。
在股价连续上涨时,分批卖出的原理是一样的。”
众人点头。
“我再分享一个过桥战术,这是一种在不同振幅之间的股票,进行调仓过度的策略。
我最常用的桥,是振幅相对较小的etf基金。
在大盘有可能见底,但又不太确定的时候,试探着买入一点基金。
后面如果确定是底,可以再把基金换成股票;这样做,即使没有见底,基金的亏损也比较少。”
主持人点头,“过桥战术,这个比喻挺贴切。”
“过桥战术和弹簧战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
弹簧战术是一只股票买到底,过桥战术是换股操作。
两种战术可以结合,比如在股市大幅走低,有可能触底时,选出一些严重卖的个股,但不急于买入,而是买入基金试探。
后续确认见底时,再换成振幅更高的目标股。”
主持人点头,“我懂了,田园的意思是,要学会利用基金和股票趋势相同,但振幅不同这一点。”
“是的。
我们炒股是追求整体盈利,所以做个试探,亏一点钱是可以承受的。
只要后续换成股票时能够赚到钱,就是成功的。”
田园说完,看了看众人,像是在问可以了吗?
众人显然认为还不够。
有人提议:“就刚才那两个话题,也谈谈你的经验。”
田园想想也行,“我也说说自己的t+0和仓位控制的心得。”
t+0的心得:
正向t+0:判断股票当天处于强势的前提下,寻找盘中下探时可能的低点,或者盘中突然拉升的节点买入。
通常买入与底仓相同数量的股份,在达到上涨目标后卖出底仓。
反向t+0:底仓不是只有买入再卖出一种用法,也可以先卖出再买回,实现反向的t+0操作。
具体的方法是,若判断股票分时周期趋势向下,但是日线没有进入确定的下降趋势时,可以在盘中可能的高点处卖出底仓,然后再择机买回底仓。
加仓t+0:在看好股票日线继续上涨的前提下,寻找分时图的低点,或者突然拉升的节点,买入比底仓更多的股票,在达到上涨预期时卖出底仓。
加仓t+0与正向t+0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的正向t+0,日内无论是否达到目标都应卖出,而加仓t+0是看好股价会继续上涨。
所以未达到目标涨幅时,也可以选择不卖出底仓。
减仓t+0:通常在股票加赶顶时期应用。
此时股价仍处于上涨的态势中,只是随时可能见顶。
鉴于这个阶段,个股盘中有很大的振幅,所以可以买入比底仓少一些的股票做t+0。
这样既可以捕捉个股的波动,获取日内收益,又减少了收盘时的仓位,降低了风险。
加倍t+0:通常在判断股价可能出现大反转走势时使用。
如卖出股票后,股票分时周期再度走强,且有可能在日线形成上涨,可以15至2倍的量重新买入个股。
同理,如在当日买入做t+0的股票后,股票分时周期未能如期走强,且连日线也破位走弱时,可以卖出比做t数量更多的底仓(此操作的前提是,底仓量大于当日做t的买入量)。
跨日t+0:一般情况下t+0应该在日内完成,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
如果判断股票确定处于某一趋势中,偶尔也可以把t+0做成t+1、t+2、t+3。
最重要的是及时的对趋势进行判断。
跨股t+0:有些股票,尤其是同行业的股票,在日线周期的波动节奏是高度一致的。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寻找个股盘中动作提前滞后的机会,实现跨股t+0。
比如两只目标股,一只涨了,另一只还没涨,可以换成另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