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说:“你们知道吗?这nl投资本来只有一个基金,资金也由田园负责决策,但是他却突然提出要分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了2号基金。
如果在座的有1号基金的投资人,应该也记得公司当时的公告。”
“是啊,我记得。”
中年妇女说:“我以为新成立一个产品,可能会有更好的收益,哪知道亏成这样!”
“是吧!”
李总点头,“作为公司的领导,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田园,你应该给大家一个解释,1号基金做的好好的,怎么突然成立个2号基金?”
会议室里一阵躁动,很快开始有人附和说:“是啊!
田园,你应该给我们一个解释,你为何要这样做?”
田园镇定的回答:“我自认为能力有限,当时nl投资的资产规模已经很大,由我一个人决策风险太大,所以我才提出成立第二支基金产品。”
田园故意看了李总一眼,“这款产品的投资总监是李总找的。”
会议室里又是一阵躁动,投资人将信将疑的看着李总。
李总哼了一声,“人的确是我找的,但是这个人在来到nl投资以前,在私募行业的投资业绩一直是很好的,我认为招他没有问题。
要说有问题,就是田园利用自己在nl投资的地位,对他的决策指手画脚。”
投资人又看向田园。
李总得意,继续说:“就是田园影响了他的决策,才导致了现在的收益。”
投资人闻听此言个个怒目圆睁。
田园冷笑一声,“我没记错的话,在2号基金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总一直在家里,很少出现在公司,那么请问你怎么知道我影响了2号基金的决策?”
田园的语气严厉,在质问的同时也是在警告,这么说也是给李总留了一点面子。
显然,如果李总再说,田园就会告诉投资人李东被抓的事情。
这对李总的信用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李总老奸巨猾,听得出田园话里有话。
但是话既然已经说到这了,他也得给自己找个台阶,“我确实没在公司,但这是2号基金前任总监离职以后跟我说的。”
“那就把他叫到这,我可以和他当面对质。”
“这个就不必了。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恢复2号基金的净值,让投资人满意。
大家说对吧?”
投资人纷纷点头。
“是啊,是啊。
田园要帮我们赚钱啊!”
田园看了一眼李总,心想这个老滑头,真是会说。
事已至此,确实无需纠结。
他轻轻点了点头,向投资人承诺自己会争取早点让投资nl基金的人赚到钱。
闹事的投资者才不闹了,t型材料期货的走势又起波澜。
这一次,田园的对手盘似乎已经摸透了他的交易节奏,极具针对性的进行压制。
一个交易周过后,nl投资的2号基金亏损幅度加大,甚至连负责控盘的1号基金,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净值缩水。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周末私募行业论坛中突然出现了一则爆料帖,帖人用了与李总近乎一致的口吻,讲述了nl投资2号基金的亏损是田园造成的。
随后,有一家自媒体找到了2号基金的前任总监,对他进行了专访。
面对这个可能扭转自己口碑的机会,这位前总监肯定要为自己辩解。
但是有nl投资的前同事们在,他也不敢直接诬陷田园,而是用了另一种含沙射影的方式表达:“田园是私募行业里非常优秀的投资总监,他在nl投资也具有极高的地位。
我个人是非常尊重他的,至于传言中的影响我的决策,这个不存在的。”
这个回答出乎了自媒体的预料,他以为对方会趁机给自己的亏损找借口。
前任总监继续说:“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股市投资者,我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
工作中我和田园也经常交流,我非常尊重他的建议。”
自媒体听懂了,对方说尊重建议,就是在暗示自己的决策被影响了。
考虑到这种采访播出去也不会有太多流量。
自媒体继续问他:“按照公开资料显示,nl投资2号基金成立以后,一直在做t型材料期货的交易,不知道这是不是田园的建议。”
“这点我要帮田园澄清,他是一个很重视风险控制的人,不喜欢交易期货,而且我听说,他在接手2号基金以前也没有期货交易的经验。”
前总监的这番言论,肯定会给田园造成新的困扰。
因为他为了帮2号基金解套,正在进行期货的交易。
而公司前任总监,突然把他没有期货交易经验一事公开,必然会引投资人的担忧。
很多人怀疑他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前总监继续说:“但是说实话,我交易t型材料期货合约吧,确实是受到了田总监的一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