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几回公道,现在基本没人敢欺负他们了,所以他们也喜欢出去转。
姜韵宜心里着急。只有建军在家吃也就算了,他饿了还能自己烤个红薯吃,能吃红薯垫垫肚子他就高兴了。
可这不是翠花可能回来嘛?总不能让翠花也自己烤红薯。
进门之后,还没去厨房,姜韵宜先闻到一股菜香味,其中似乎还有猪油的味道。
闻着味进了厨房,果然在灶台上看到了盛着菜的盆,翠花手里拿着个盘子,盖到了盆上。
张翠花听到动静瞅了一眼,“回来了?”
就一句话让姜韵宜十分不好意思,“翠花啊,你从县城回来了啊,你看,娘也没给你做饭。”
郑大明放下锄头以后也跟了上来,俩老实人站在一块,像是在检讨。看的张翠花琢磨自己是不是很可怕,可怕到姜韵宜忘记做饭就自动罚站。
倒是郑建军发现张翠花盖上盘子,知道自己偷吃不了,收回视线准备继续去院里洗鹅毛。
路过姜韵宜两人的时候,诧异的看了他俩两眼,“爹娘,你俩干啥杵在这当门神啊?”
一点也察觉不
出爹娘心思的大孝子郑建军,从俩人之见插空出去了,还觉得今天的饭肯定超好吃,心里美滋滋的高兴呢。
张翠花不习惯别人用那种犯了错的眼神看着她,又不好明说他们小题大做,只道:“我昨天买了点东西,今天带回来了,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少的吗?我记上下次买。”
得到吩咐,姜韵宜瞬间支棱起来,抓着郑大明去看。
结果别说有什么少的,就说那一大缸大米,就把姜韵宜吓得够呛。
姜韵宜连忙问张翠花,“翠花,这得多少钱啊,你还有钱吗?爱国这月工资不是还没邮过来吗?”
虽然之前姜韵宜把家里的钱基本给了张翠花,但是那也没多少啊。
大旱就是去年的事,快到秋收才算草草结束,秋收收了粮,这才没有饿死的人了。
粮价贵,再多的钱也存不住,全去黑市买高价粮了。所以给了一百块彩礼之后,老郑家一共就还剩下六十多块钱。
现在粮价贵,且缸里的米,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米。
姜韵宜不是郑建军那个光知道吃的,她是正经做饭的,知道精米多贵。再买其他的东西,姜韵宜担心张翠花花的是她自己的彩礼。
其实张翠花是一直花那一百块彩礼呢。姜韵宜给她的六十多,她本来藏在墙洞里,用被子遮着。
刚才有了空间她就买了个盒子,塞商城自带的空间里了。
“有钱,你要用吗?”
张翠花从兜里掏出几块钱塞给姜韵宜,“分你点买冰棍。”
这早春的天,清晨起来偶尔还有刺骨的风,冰棍哪用买,直接把水冻外边一宿,第二天就能有一层冰块可以吃。
姜韵宜这下不担心张翠花没钱花了,她又开始担心张翠花对钱没概念。忧心忡忡的打开橱柜,再次惊吓。
怎么这么多好东西?
张翠花不可能身怀宝山还吃糠咽菜。
而且老郑家和别人家不一样,要是穿越到别人家的小媳妇,张翠花或许会循序渐进,给东西寻好来历再拿出来。
但是老郑家她胆子小啊,还没什么关系近的亲朋好友,就算他们对张翠花有什么怀疑,也只会自己琢磨。
顶天了一家人凑一块商量。
但就郑建军对张翠花指鹅为鸡的良好接受性来看,他们更可能相信这就是张翠花买来了,然后觉得她会买东西。
问过张翠花不需要帮忙,姜韵宜尽量忽视那一大盆的肉。
和胆战心惊的郑大明互相搀扶着出门了。
因为不敢自己问,出门以后儿子在洗不知道什么的羽毛,姜韵宜凑过去问:“建军,你嫂子说那个盆里是什么肉了吗?”
从刚才就没看见森林,别是……
“我嫂子说是鸡,娘那是咱家鸡吗?我看着不太像啊。”
郑建军满脸疑惑,他也想过鸡忽然长大的可能,但是村里最强壮的鸭子也没那东西一半大,更别说鸡了。
姜韵宜去鸡圈数了数,“是少了一只鸡,原来是咱家鸡啊。”
厨房里张翠花询问系统的自动回答模式,【本土人会自动减轻对商城物品的怀疑度?】
【不会。】
好吧,看来就是她们比较憨憨。
其实是真实原因是,姜韵宜两人对张翠花自带滤镜,只要涉及到张翠花似乎一切都合理起来。
毕竟所有人都欺负他们,张翠花却可以欺负所有人,这本身就比一只忽然长成鹅的鸡更玄幻。
而对郑建军来说,吃什么都是吃,只要能多吃肉,一切都合理。
要是郑森林在此处,估计会立刻揭穿指鹿为马的张翠花,哪怕他没见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