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不容许过于巧合之事!必须以实力定基。
而且,此事还*牵扯了昭武帝想要给此届学子从五六品官位授起。
这,更不可以了……如此存疑。
但是,这件事属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先不说,这个证据属实不能支撑的起“张天择科举舞弊”这个结论,然后,你非要给张天择处罚他是吧,好,那就罚,那你拿什么罪名罚他以及清风书院各个学子?
科举舞弊的证据不足,是不能拿这个定罪的,除非他们想千年以后得一个昏官的名头。
再说了,现在正值陛下四十岁寿诞之际,小国陆陆续续来贺寿了,他们丢不起这个脸!也绝不能丢!
不拿科举舞弊罚,有什么罪名是张天择连同已经过了殿试的学子一起罚的罪名?!
这恐怕一罚下去,所有人便心知肚明了。
“到时候其他落选学子闹起来,谁负责?”
此话一出,场面一下寂静,无人搭话,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处理这件事,还处理的完美,没有错漏。
毕竟,这要是真的去罚,那些学子闹起来便是因前途,毕竟,见朝廷罚了清风书院的,那就证明此届科举有污,既有污,谁能说没有其他人另顶了自己的位置呢?
可能除了被罚的清风书院真的没有,但,人心如此,届时的学子暴动不会好处理,除非他们再重启一次。可这个脸,昭武帝丢不起,朝廷也丢不起。
一时寂静,但,那些老大人们并没有被说服,他们坚持张天择必须被处罚,一来,张天择这证据不能证明他无罪,若是轻飘飘的放过,便是在掘朝堂根基,二来,让后来者——真的科举舞弊者,拿到科举题目的,不能以先例张天择无罪处理。
朝堂在此刻分成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