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的眼眸亮了起来,他已经推测出来了,陛下今日应该是有事很期待,然后张太师给了符合陛下期待的意见,所以陛下的心情才这么好。
想通了这些,苏禾脑海安静了下来,低眉垂眼,安安静静的等着昭武帝的命令。
至于是什么事,苏禾不关心,也不想推测,在帝王身边伺候,不懂帝王心思是灾难,太清楚帝王的心思那更是要命。
不得不说,苏禾猜的八九不离十,只不过,昭武帝不是对某件事很期待,也不是因为张太师给了符合自己期待的意见,昭武帝期待的是张太师的态度,而张太师给出的态度终于令昭武帝满意了。
张太师,先帝时期名满天下的大儒,更重要的是他自愿成为他的老师,当时的他只有嫡长子这个名头,帝王不喜,母族只是商户也给不出多大的助力,是张太师,自愿教授他,且给他介绍各种人脉,为他各种铺路,坚定支持他登基给了他很多帮助的长者。
所以,面对张太师,昭武帝是感激的,他不会用对付其他人的手段去对付这样一个尽心尽力帮助过自己的长者。
但,张太师一直坚定的支持康王也是让他很头疼。
所以一直以来,张太师的奏折,昭武帝只是看,但从来不给批阅,沉默的拒绝。
他知道,张太师是绝对的正统礼法的遵循者,所以当初那么尽心尽力的扶持他,现在也同样对康王付出,态度明确的站位康王。
昭武帝想到了康王的优势,也知道长子这个身份本身就会获得一大批老大人的支持,但他还是将这个皇长子的身份给了苏氏,因为,利大于弊。
登高才能跌重,苏氏本身就是第一世族了,必须有更高的权利和地位才能使他们动起来,他们动起来,自己才能有机会动手。
不然,苏氏稳如泰山,自己要动手没那么名正言顺不说,还可能引起整个世族的反弹,哪能有如今局面。
昭武帝不后悔把皇长子的身份给苏氏,但朝中对于康王的支持确实是让他有些头疼,那些保皇派老大人他们不是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