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一说,另两名武官也开始紧张起来了,其中一人便问柳东行:“将军,此事时您主理么?我们该怎么做?虽说要过年了,但为了以防万一,是不是让下边的人销假候命?”
柳东行微笑着摇了摇头:“不必如此,我知道营里的士兵们过年都喜欢在镇上消磨,也有人会去康城转转,但长住是不会的。大家就照往年的做法,只管安心过年。康王府的事,朝廷已经派了人去监察,若有异动,必会报信与我,我自会安排一切事宜。其实朝廷的意思,是不要闹得太大,免得动摇民心,而逆党人数又不多。我们只需留下一部分精兵在营中待命,随时出发平逆就是了。当然,这件事不必大张旗鼓,免得泄露了风声,打草惊蛇。”
程锦夏立时追问:“将军可曾向其他人透露这个消息?!”
柳东行笑了笑:“康南镇上,除了我,便只有尔等三人而已。而在上头下令之前,我也希望只有我们四人知道这件事。”
那两名武官面露喜色。若是只有四人知道这个消息,就代表将来功劳最大的只会是他们四人,他们年岁都不小了,可不打算在这地方蹉跎下去,主将给了他们这么好的机会,若是就此放过了,他们就是世上最愚蠢的人。他们立刻便用激动的目光看向柳东行:“将军放心。”
与他们不同,程锦夏的脸上不但没有喜色,反而露出几分懊恼,他发现自己好象掉进柳东行挖的坑里了,只是心里实在不甘:“将军大人这么说,岂不是表示,若是风声泄露出去,我等四人就要担起罪责了么?!在过年的时候勒令精兵留守,若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怎么可能瞒得住外人?!”
柳东行满面诚挚地看着他道:“程将军,这就要靠你了。以你在军中的威望,要让营中精兵安心留守康南,想必不是难事。若此役功成,功劳最大的便是你!程将军,你可别辜负了我们的期望啊!”
程锦夏立时便感受到了两位同袍射过来的炙热目光,心中无奈至极,却又不能说半个不字。
康南驻军所在康王府被撤之后,已经成为了鸡肋,前任驻将凭借家族之力顺利叼走了,但他们这些没有体面家世的小小武官,却无力摆脱此地。这回平息康王府谋逆,确实是他们最好、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若不能漂亮地完成朝廷交付的任务,他们就得窝在这地方过一辈子。繁华的康城离此地不过百里之遥,但治理却只是个再冷清不过的山间小镇,除了休假的时候,能偶尔到那个大埠里看看世间繁华,或是凭借两地相近的距离置办些小产业贴补进益,便再也得不到半点好处。
他们不是镇上那些甘于过平淡安稳生活的小老百姓,他们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没有前途,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
程锦夏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他露出一点不情愿的态度,只怕不等柳东行有所反应,这两位同袍就先跟自己翻脸了。此时此刻,他倒感激起柳东行来了。若对方不是将留守驻军所与节制精兵的任务交给了自己,恐怕他还要担心旁人会出差错,连累自己失去大好机会吧?
柳东行看着对方的眼神变化,嘴角渐渐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将这位得力的副将绑上了战车。有了这个人坐镇,他就不必担心康南的兵将会不听号令,更不必担心有人会与康王府勾结了。他眉头一松,笑道:“过两日,我便要回康城去。这回朝廷派了人来主理此事,我也只是担当辅助之职。那人与我倒有些交情,若是有什么消息,我会提前派人捎给你们的。”
“那就拜托将军了!”
“将军今日之恩,末将必将铭记终身!”
两名武将纷纷表态,程锦夏也终于改变了一向傲然的表情,低声道一句:“末将在此等候将军的命令。”
柳东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三百七十四章另辟途径
文怡收拾好几件大行李,又再检查了一次准备带回康城的东西,便开始默默回忆几家武官家眷的喜好,想着等新年过后回来,需要带些什么东西给他们做礼物。
衣裳料子是最稳妥的选择,只是颜色花样都要小心挑选;有两家的女眷年纪轻些,爱好打扮,倒是可以送些胭脂水粉香露或不怎么值钱但做工精巧的小首饰;有几家带了老太太来的,可以考虑送些最平常不过的补身药材;有孩子的人家,康城的商铺里贩卖的海外玩具或许能让他们喜出望外。
文怡不打算准备太过贵重的礼物,免得给人造成他们夫妻想用财帛收买人心的印象,但一些小恩小惠若是用的好了,便能顺利交好这些武官的家眷,有了家人的影响,这些武官们对柳东行也会更加亲近信服吧?
柳东行从门外走了进来:“在做什么呢?明儿就要走了,行李可都收拾好了?”
文怡笑着抬头:“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灯明早出门前收拾就行。衙门里的事都交代好了?”
柳东行点点头:“我把能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只盼着这个信念能平平安安的过去。若是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