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要你换呀!”丽君笑道,“赏的既是红梅,你穿大红,已是撞了色,再绣上梅花,是叫人赏梅呢,还是赏你?快去!”
文慧不情不愿地,只是记得自己还有求于丽君,况且只要对方愿意为自己在贵妃娘娘面前说项,就算穿的衣裳不起眼,就算朱景城没法在人样中留意到自己,也不要紧了。
她乖乖回了府中,只是害怕祖母斥责,便先回房换了衣裳。这回新做的衣裳有很多,她想着要避免与丽君的衣裳撞色,便换上了湖色缎面一斗珠的羊皮袄儿,杏色绣花马面裙,头上也戴了新打的蝶恋花珠冠,再清新不过了,绝不会夺了丽君的风采!
出得院门,她却是没法再往前走了。于老夫人带着蒋氏,就站在门前的空地上等她。
文慧咬咬唇,端正一礼:“祖母,母亲,文慧不孝话未说完,就被于老夫人打断了:“这些废话不必多说了!我问你,你可是铁了心要逆我们的意了?!”蒋氏听得脸色一白,落下泪来:“慧儿呀,你怎能这般糊涂?!东宁有什么不好呢?知根知底,你姑姑又疼你,你就不能听母亲一句么?”
文慧扁扁嘴:“那母亲为何又不能听女儿一句呢?!明明......您答应过的...”想到周围没有一个亲人肯支特自己,她便说不出的伤心,“您就让我去吧!是好是坏,我都自己担着!不会叫你们操心的!”
于老夫人冷冷一笑:“若果真如此就好了!”她盯着孙女儿,“我就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要去茶会,便去好了。只是不管在茶会上,你能否心想事成,但几有一点出格之处,你就不必回来了!就当顾家的六小姐,在茶会之后便急病而死!活下来的,不再是顾家的女儿!”
文慧惊愕:“祖母!”
蒋氏也慌了:“婆婆,慧儿只是年纪小不懂事,媳妇会好好教她“你还教得少么?!”于老夫人冷哼,“慌什么?我只说若她在茶会上的言行有出格之处,才不认她罢了。
只要她规规矩矩的,又有什么好怕的?!”
蒋氏这才冷静了些,看向女儿,眼里都满满了泪水:“好慧儿,你祖母是认真的,你可别犯糊涂文慧想起郑丽君的许诺,觉得底气很足,便勉强笑道:“我不会乱来的。我好歹.....在京中也向有美名,怎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丢自己的脸?”
“你若真这么想,倒是我们顾家的造化了。”于老夫人仍旧十分冷淡,“只是你要牢记,你先是顾家的女儿,才能有今日的体面,若没了顾家,你什么都不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仗着长辈们疼你,便任性妄为!”
文慧心头一阵委屈,嘴上应了“是”,心里却道:等我成了东平王世子妃,你们就知道今日说的话有多离谱了!
文怡站在前院,手脚冰谅,忍不住低头呵了呵手。蒋瑶走过来道:“远远地瞧见人影,大概是要预备过来了。你冷么?能不能受得住?”
文怡点点头,又道:“五姐姐与十妹妹已经上了车了,车里生了炉子,要暖和些,你也上去吧?”
蒋瑶摇摇头:“原本就说好了两人坐一辆车,我挤上去了,你也上不了,若叫姑妈瞧见了,难免又要说我娇气,连一点儿冷风都受不住,倒不如继续在这里等。”她往后头看了看,“这家的下人真真是势利眼!见是我们两个,就拖拖拉拉的,半天也没将车赶出来!”
文怡安抚了她几句,想起出人意料前来的郑丽君,便问她:“你的奶娘......昨儿可在?”
蒋瑶冷笑:“昨儿说是家里传信过来,小孙子生病了,问我讨了假,连夜出去的。方才我已叫人回家找她,看她的小孙子是真病还是假病!”
文怡皱了皱眉:“若是假的,定是六姐姐让她传了信出去。今儿的茶会.....咱们要仔细些,把人看紧了,可别让她做出什么事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贵人们(一)
当顾家的马车到达路王府大门口时,已经是巳初了(上午九点)。日上三竿,王府门口的马车却大排长龙,这还只是前来赴路王宴席的青年才俊,路王妃茶会的娇客们都要在偏院下车。门房一溜排开八个青衣仆役,逐个查看来客的请帖,又要大声唱名,忙都忙不过来,累得满头大汗。
文怡听着外头王府的门房唱着某某公侯家的某位公子,或某地出身的某位才俊,唱到后来声音都有些沙哑了。但她所坐的马车却只是往前移了几十尺而已,尚未进入王府的大门。
蒋瑶在旁小声告诉她那些公子才俊们的来历,谁家是当朝显贵,谁家是皇亲外戚,谁家的子弟前程大好,谁家的家世已经败落,不过留下个空架子,还有哪位才子是哪个世家出身,哪位俊杰出身寒微,却因为作得好诗佳赋,博得好名声..林林总总,居然都清清楚楚。
文怡总算明白为什么文慧明明对蒋瑶没太深的感情,却还与她这般亲近了,消息灵通的人并不难得,难得的是消息灵通之余,还能把事情记得这般清楚明白的。初到京城的自己,能结交这样一位朋友,无疑是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