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姐妹们请勿见怪。”说罢行了一礼就要转身走人。
文娴见状忙上前拦道:“好妹妹,你再陪我们一会儿吧!”她面上带了几分哀求,“前头闹成那样,妹妹也不好出去,倒不如留下来多喝一杯茶,等外头人散了再走不迟。”她露出了苦笑,“我是个没主意的,如今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十妹妹还小,段妹妹又是客,九妹妹,你素来比我强,好歹替我壮壮胆!”
文怡自问年纪也没比文娟大多少,况且她虽不是客,却也不是此处主人,但文娴素来待她不错,把话说到这份上,她自然不好就此丢下人走开的,只能硬着头皮应了,回头却悄悄给冬葵递了个眼色,趁人不备,小声吩咐:“从后门走,把这里的事儿禀告祖母,求她拿个主意。”冬葵会意地点点头,寻了个空,溜走了。
文怡略放心了些。她打定主意,等会儿无论遇到什么事,除非实在听不入耳,否则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了。今天的事要是闹起来,哪一房都赢不了,但从六房的立场来说,恐怕还是要有一个决定,却又两边都不好偏帮。
若是宽纵了长房,就对不起九房不幸身死的十五叔,还有其他家中有人命财物损伤的族人,但若逼得长房太紧,便成了长房的仇人,可若想置之度外,也同样两方都不讨好。她虽然活了两辈子,年岁终究太轻,经的事少,实在拿不定主意。这种大事,还是要交给祖母来决断更稳当些。
就在可柔再次上前劝说文娴到前头去“旁听”事情经过时,如意匆匆忙忙地走了过来,见到几位小姐在场,有些意外,却更多的早惊喜,忙上前行礼:“见过五小姐、九小姐、十小姐和段小姐。”
文娟忙问:“如意姐姐这是从哪里来?怎么匆匆忙忙的?”
如意苦笑道:“奴婢原在屋里做活,七少爷院里的婆子来报说,十七太太和五姑太太从后门进来,看望七少爷来了。七少爷跟前除了几个丫头,就没个女眷陪着,实在不好说话,奴婢少不得要去向老太太和二太太回话,请二位示下。”她见众人都在这里,便换了笑容:“既然几位小姐都在,却是帮了大忙了!五小姐,十小姐,要不您二位去陪一陪?”
十七老爷在前头正找二老爷要说法,他的妻子和妹妹却从后门跑进来看望病人,这种情况实在诡异得紧。文怡张了张口,却又闭上了嘴,只是脸上的表情多少泄露了几分。如意见状,便苦笑道:“奴婢……也听说了前头的事,因此正奇怪呢。来报信的婆子却说,是十七太太亲口说的,十七老爷一时伤心太过,便冲动了,其实不是有意与长房过不去……”
文娟瞪大了眼:“十七步难道就不说什么?!还有,五姑母不是十五叔的亲妹子么?!”亲兄弟闹着要抱不平,亲妹子却跑来讨好,这九房是怎么回事?!
可柔笑着走上前拉住如意的手道:“如意姐姐,这是要紧大事,怕是连五姐姐也不好拿主意。我们陪你到前头去,向老太太和姑母禀报吧?否则,几位长辈不知实情,闹得僵了,岂不是不美?”说罢拉着她就往前走。文娴想要说话,却被妹妹文娟拦住,看到后者兴致勃勃的模样,她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转头邀请文怡一起跟上去。
文怡回头看一眼后宅方向,冬葵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了,想来以她的机灵,应该会有法子向祖母传话的,也就不再固执,缓缓走在姐妹们最后,往前院方向而去。
八房、九房来闹事,从屋后的小门转了进去,立时止住要出声见礼的小丫头,一挥手将人打发了,便蹑手蹑脚地转进了茶房。可柔松开了如意,笑着让她去回话,文娴红着脸,左右看看,方才进了茶房。文怡施施然走在后头,向如意微一颔首,看着她离去,倒是很镇定。
在来的路上,她已经想好了。这前厅是招待来客的地方,就算被长辈们发现了,她也可以说,是准备回家去,却被人堵住了,只好在那里稍坐片刻,等人散了,再出门叫自家仆人马车。
小茶房与前厅就隔着一道碧纱橱,但因为还有屏风帘幔相隔,一点都瞧不见外头的情形,但声音却听得十分清楚。
此刻正在说话的,是二房的顾四老爷顾宜正:“……诚如伯母所言,我顾氏一族才遭大劫,若再有子女夭折,也太无情了些。况且匪徒所言是真是假,还未可知。如今死无对证,只凭流言便要处置族长之女,确实有失偏颇了,况且族长尚在京中,六侄女父母皆不在身边,只怕他二位不明真相,事后误会了族人,反倒不美。但六侄女擅自离家,被贼人所掳,却是人所共见的。哪怕是保住了清白,终究引得外间流言不断,于我顾氏声名有碍,不知伯母与二哥可有什么打算?”
顾二老爷顾宜勇有气无力地道:“还有什么打算?这两天我们光是为了小七的伤势,就够烦心的了,哪里顾得上六丫头?更何况那孩子受了惊吓,还没缓过来呢。眼下族里大事要紧,等完了事再议不迟。”
这时前厅静了一静,隐约能听见于老夫人低声说了句:“什么事?”静了一会儿,才说:“知道了。”过了一会儿,文怡便瞥见如意从屏风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