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两分钟,李工的电话就打来了。
“孙琳!数据表收到了!太及时了!”李工的声音透着惊喜。
“格式完全符合要求,关键参数项一个不漏,连原始数据里几处容易混淆的备注都给标注清楚了!你这效率和质量,没得说!”
“能用上就好。”我揉了揉发涩的眼睛。
“有哪里需要调整再跟我说。”
“不用不用!非常好!帮大忙了!这下分析报告能按时交了!回头请你喝奶茶!”
“那我可记着了。”我笑着应道。
刚放下李工的电话,准备收拾东西下班,办公室门又被推开了。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赵工。他脸上带着难得一见的笑容,手里还拿着个东西。
“还没走呢?”他走到我桌边。
“正准备走。你找我有事?”我有点意外。
“今天的事,多亏了你。”赵工把手里那个小盒子放在我桌上,我一看,是盒包装挺精致的润喉糖。
“听你下午打电话嗓子有点哑,这个拿着。我们技术部那帮小子,嗓门一个比一个大,跟他们说话费嗓子。”
“赵工,这……”我有点不好意思。
“拿着!”他不由分说,“今天这两件事,办得利索!联络厂家,又快又准,解了我们燃眉之急。”
“处理数据,细致认真,帮小李他们抢回了时间。”他看着我,眼神里是少有的的赞许。
“以前吧,总觉得你们支援这块儿,就是跑跑腿、打打杂。”
“今天算是看明白了,”赵工的声音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痛快劲儿。
“孙琳,你这哪是‘润滑剂’啊?你这分明是咱们这台大机器上,不能缺的精密部件!”
办公室里还没走的两三个同事都听到了,纷纷看过来,脸上带着善意的笑。
我的脸腾一下就热了,不是飘飘然的得意,而是一种被理解、被认可的踏实。
“赵工,你过奖了。都是分内的事。”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是不是过奖,我心里有数!”赵工大手一挥,“行了,早点下班!”
“明天指不定又有哪块‘精密部件’要出状况呢!”他爽朗地笑着,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桌上那盒润喉糖,再想想赵工最后那句“精密部件”,心里那点暖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在江城北峰这方天地里,我好像终于找到了自己那个不大不小、但确实不可或缺的位置。
哪怕只是拧紧一颗螺丝,擦亮一个接口,只要它关系到头顶那片苍穹的安宁,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