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电脑上那份“明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供应商资质复核材料,已经是下午三点。
问题不在价格上,也不在那些盖着章、看着挺齐全的资质证书上。
那家公司的股权结构,还有它那几家关联公司……绕得像个蜘蛛网。
“通达商贸、启航物流、星辉技术咨询……”我念着这几个关联公司的名字。
明光本身是做精密小零件的,可这些关联公司跨的行业也太杂了点。
尤其那个“星辉技术咨询”,查了下工商信息,成立不到一年,注册资本不低,但业务范围描述得云里雾里,像是什么都能沾点边。
北峰这两年项目多,外协采购量激增。
陈主任在内部安全会上强调过:“供应链,也是安全防线!一粒沙子卡在关键地方,整个机器都得趴窝。”
我拿起电话,拨给了采购部负责对接这个复核流程的小王。
“喂,采购部王磊。”
“王工,我技术支援中心孙琳。明光精密那份复核材料,有点地方想跟你再确认下。”
“哦,孙工啊。你说,材料不都齐了吗?”
“他们报价挺有优势的,比上一家低了快五个点。”王磊的声音带着点完成任务的轻松感。
“材料是齐了,形式上看没问题。”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是探讨,而不是质疑。
“就是它这几家关联公司,你这边了解吗?特别是‘星辉技术咨询’,成立时间短,业务看着也不太聚焦。我担心……”
“哎哟,孙工!”王磊打断了我的话,“现在企业不都这样嘛,注册个新公司搞点新业务很正常。”
“再说了,咱们审核的是明光本身,它资质齐全,产品也送样检测过了,合格率达标”
“。关联公司……咱不能管那么宽吧?手续齐全,价格合适,能给公司省钱,这不就结了?”
他这话说得太顺溜了,带着点理所当然的味道。
“王工,话不是这么说。”我不是冲他,是想把意思表达清楚。
“咱们现在做的项目,哪怕是一个非关键部件,它最终是要集成到系统里的。”
“供应链的背景复杂,就意味着潜在风险点增多。”
“万一其中某个环节出问题,比如‘星辉’这种刚成立、业务不明的公司,如果它背后有别的目的呢?”
“就算明光本身没问题,它和这些公司的资金往来、人员交叉……都可能成为隐患。”
“这五个点的价格优势,真出了问题,成本可能就是百倍千倍了。这跟钱没关系,是安全!”
电话那头沉默了,王磊再开口时,语气有点无奈,“孙工,你这也太……太谨慎了吧?”
“按你这标准,咱采购部活没法干了。供应商谁没个关联公司啊?层层穿透,那得查到猴年马月?”
“我们采购的KPI是保障生产供应、控制成本!你这……有点超出范围了吧?”
“王工,”我深吸一口气,“这不是范围不范围的问题。技术支援中心协助复核,发现问题上报是我们的职责。”
“安全这事,没有‘超出范围’的说法。”
“多问一句,多查一步,可能就是少一个漏洞。我理解采购的压力,但安全线守不住,生产供应也保障不了。”
“行行行,孙工你觉悟高。”王磊的语气有点敷衍了。
“材料你都看过了,疑点你也提了。你的意见是?”
“我的意见是,这份供应商资质存在背景复杂、关联公司风险不明晰的疑点,建议暂缓通过,做进一步背景调查。”
“特别是对‘星辉技术咨询’这家公司的实际业务、资金来源和核心人员做穿透核查。”
“还要穿透核查?孙工,这流程太长了!生产那边还等着这批件下锅呢!耽误了节点谁负责?”
“你要坚持,那你就按流程走呗,把意见报上去。我这边的意见很明确:手续合规,价格合理,风险可控,建议通过!”
他说完,似乎又觉得语气有点冲,补了一句,“当然,最终决定权在领导那儿。你报吧。”
“嘟…嘟…嘟…”电话被挂断了。
我放下听筒,王磊的态度不意外,采购和生产有他们的压力。
但他的话更让我确认了自己的担忧不是多余,把“手续齐全、价格合适”当成唯一标准,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没有犹豫,我立刻调出内部报告系统,新建了一份《供应商资质复核风险提示报告》。
我客观地描述了明光精密的基本情况、价格优势、检测合格等正面信息。
然后重点指出了股权结构复杂、关联公司,特别是星辉技术咨询。背景不明晰的风险点,并列出了我建议的进一步核查要求。
报告核心问题都点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