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折,八十两可是值当。
“不成。”谢长摆头拒绝,“就百两,少了我不要!”
宋泊还是头回见着降价不成自己抬价的买家,经此一回,他越发觉着谢长这人有趣。
两人商量许久,最后还是定的百两一副。
木工店正有笔墨,宋泊将白纸一摊,按着谢长说的字便写了下去。
一开始谢长还担心这店内的笔墨纸砚品阶不高会影响宋泊的发挥,等看到后头他才知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宋泊一笔落下墨痕连续,各字笔锋流畅,或钝或锋,皆恰到好处,尽显大家风范。
“好了,你看看。”宋泊往边上退了一步,给谢长让位置。
谢长惊得一句话说不出来,他走到字前,正打算抬手抹下,就被宋泊攥着手腕,“这墨得晾会儿,摸不得。”
谢长应该是用惯了好纸,好纸入墨即干,笔一抬起来就能用手摸字,但这店里的纸不同,没等个一炷香时间可碰不得。
经过宋泊提醒,谢长赶紧把手收回来,“好好好,这字可太好了。”谢长连连称赞着,转头与身后的侍人说,“等会干了就叫师傅拿去刻板!”
“是,少爷。”两个侍人应下。
谢长在字的四周打转,越看越是喜欢,又求宋泊帮他写几副,他要把他院子里所有挂着的匾额全都换了。W?a?n?g?址?发?布?y?e?i???????€?n?????????⑤????????M
上工一日辛辛苦苦,回到家就是得看到自己喜欢的匾额才行。
宋泊最终还是给谢长打了折,谢长要了五副字,宋泊收了四百五十两,算是打了个九折。
谢长没带这么大笔的银票,他怕宋泊以为他要赊欠,赶紧叫一个侍人回去拿钱,付钱给宋泊的时候他心里头可美了,都能哼起歌来。
谢家也是扎根京城许久的大家,这点儿银钱对谢长来说不算什么,对宋泊来说确是重要。
有了这四百五十两,他手头便宽裕多了。
谢长双眼放光,瞧着宋泊像是个宝儿,“宋同僚,改明儿我有活儿还能找你吗?”
宋泊不敢马上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