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坐一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此宋泊只要在第五场考试的时候没有掉链子,最终名次便不会差到哪儿去。
思及此,杨知县不禁一阵庆幸,还好当时他并未与宋泊起太大的冲突,宋泊此人也是大人有大量,去了京城并未告他的状,不然他这位儿早就该换个人坐了。
第五场考试考策论,题目很长,要从千百来字中分析出出卷人的意图,再由此中心扩展出一篇千字文,说来简单,其实并不那么好做。
前四场考试大家都动笔很快,一到策论,就跟时间停滞了一般,一刻钟过去都无人动笔。
宋泊第一次用上草纸,定下文章主题后再画下导图,将要写的论点、论据平铺出来,如此一篇文章的结构清晰明了,可以通过论点的程度进行细微的调整。框架出来再往里添上些内容便轻松得多,内容在他脑海之中被线串成串,宋泊想清楚后,提笔沾了墨,在正式的卷子上开始作答。
第五场考试时间稍长,有一个半时辰,交卷时间不限,越早越好,若熬到点烛的时候,分数变回被下调一档。
夕阳西下,太阳还未完全落下山头,宋泊借着最后一抹日光,停下了笔,完成作答。
宋泊拿上卷子,上交给杨知县,杨知县看着这卷子字迹清晰,便让宋泊出了号房。
宋泊前脚走出号房,后脚天便黑了,杨知县命人点上蜡烛,号房内又亮堂起来,只是没人比他早交卷子,他们都得落下一档。
宋泊在县府门口把考篮还了,拿回自己的笔袋,而后才一脚跨出县府,综合分数没那么早出,约莫三、五日才会展榜出来,宋泊心中有数,脚下步伐轻巧许多。
宋泊刚走出县府,面前便围了一圈人,连李会书和李五也在。
自李会书从县府出来以后,李会书和李五便与江金熙和宋茶栽一块儿,坐在县府对面的茶楼里,四人一直盯着县府门口,就怕看着宋泊从里头走出来,还好,宋泊熬完了考试,到最后一门才从县府里出来。
“饿极了吧。”宋茶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