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逾和李知安并肩站在一处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身后是几位兵部和枢密院的核心将领。
“陛下,娘娘,请看。”工部尚书躬身上前,指着那架重型床弩,“此乃‘神臂’三型。经我部改良,射程比之旧弩提升三成,可达四百步之遥。且准头更佳,五十步内,可洞穿三层铁甲。”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几个膀大腰圆的军士上前,合力转动绞盘,将一根婴儿手臂粗的特制弩箭搭上。
随着一声令下,弩机激发。
只听“嗡”的一声巨响,粗大的弩箭化作一道黑影,瞬间跨越百步距离,狠狠地钉在远处的靶子上。
那靶子是三层精铁甲片叠合而成,结果被弩箭从正中贯穿,露出了一个狰狞的破口。
“好!”兵部的一位老将军忍不住喝彩。
这等威力,在守城战中,简直就是敌方攻城器械和重甲步兵的噩梦。
齐逾满意地点头,这确实是巨大的进步。
但他真正的期待,在另一件东西上。
他的视线落向了那些不起眼的油布包裹。
“张爱卿,那个呢?”
工部尚书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一种狂热的兴奋,他快步走到那些包裹前,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
“陛下,此物,臣等将其暂命名为……‘震天雷’。”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都有些颤抖。
“此物不比西昭人追求的那种威力巨大却极易自爆的‘火雷’。臣等遵循娘娘之前提出的‘稳定优于威力’的思路,反复调试配方,终于制成了此物。它的威力或许稍逊,但胜在稳定、可控,不易受潮,且制造简便,可以大量生产。”
李知安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过去。
她知道,这才是今天真正的重头戏。
这是大安第一次,拥有了可以主动使用的、制式化的火药武器。
“试一试。”齐逾的声音沉稳,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是!”
很快,一个胆大的工匠抱着一枚“震天雷”,快步跑到远处一个用夯土和木料搭建的、模仿敌方小型箭塔的工事下。
他将震天雷放在工事底部,点燃了长长的引信,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后飞奔。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那一刻停滞了。
引信在地面上燃烧着,冒出“滋滋”的白烟,像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迅速爬向那个安静的油布包。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就在众人心都提到嗓子眼的时候——
“轰!”
一声前所未有的巨响,猛然炸开。
整个世界仿佛都为之一白,紧接着,一股强烈的气浪扑面而来,吹得高台上的旗帜猎猎作响,甚至让一些文官站立不稳。
众人脚下的大地,都清晰地感受到了一阵剧烈的颤动。
待到烟尘稍散,所有人定睛看去,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刚才还矗立在那里的箭塔工事,此刻已经消失不见。
原地只留下一个焦黑的大坑,无数碎裂的木块和土石被炸得四散飞溅,最远的甚至飞出了几十步远。
整个围场,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堪称毁天灭地的一幕给震慑住了。
几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胡子都在微微颤抖。
他们想象着,如果这样一枚“震天雷”在密集的敌军阵型中炸开,或者在攻城时被投上城头,那会是何等恐怖的景象。
“天佑大安!天佑大安啊!”工部尚书最先反应过来,激动得老泪纵横,直接跪倒在地,对着齐逾连连叩首。
齐逾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死死盯着那个大坑,眼中的光芒亮得吓人。
有了此物,大安的城墙,将坚如磐石!
有了此物,大安的军队,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攻坚利器!
西昭的骑兵再快,能快得过爆炸吗?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震撼和狂喜中时,李知安却微微蹙起了眉。
她刚才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类似硫磺燃烧后的味道。
她走下高台,不顾侍卫的阻拦,径直走向爆炸的中心。
齐逾一惊,立刻跟了上去。
“知安,危险!”
李知安摆了摆手,示意无妨。她蹲下身,捻起一点焦黑的泥土,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
她站起身,转向面色通红的工部尚书。
“张大人,这震天雷的配方里,硫磺和硝石的比例是多少?”
工部尚书一愣,没想到皇后会问得如此专业。
“回娘娘,硝七,磺二,碳一。”
李知安点点头,又问道:“制作和储存这些震天雷的工坊,安全措施如何?工匠们可有任何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