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公事公办(1 / 2)

齐逾听着奏报,只是淡淡地点头。

“准。”

一个字,没有多余的废话。

他没有去看睿王的脸色,也没有去观察任何人的反应。他就像一个专心致志的匠人,只专注于雕琢自己手中的作品。

接下来,几位老臣出列表奏了一些民生琐事,齐逾都耐心听取,并给出了妥善的批示。甚至还当场嘉奖了两位在昨日登基大典上调度有方、保证了流程万无一失的礼部官员。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有些微妙。

新皇的行事风格,似乎与众人预想的截然不同。他没有乘胜追击,对昨日弹劾皇后的睿王发难,反而一板一眼地处理起政务,有功则赏,有过……那把名为“囤积居奇”的刀,还悬着。

这是一种无声的压迫。

他越是表现得公事公办,那第三道旨意的分量就越重。因为它不再像是帝王因怒发出的报复,而是一项经过深思熟虑、必须执行的国策。

睿王站在那里,额角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原本准备了满腹经纶,想在朝堂上就“与民争利”之事再与皇帝辩上一辩,将事情闹大,裹挟宗室与清流,逼迫皇帝收回成命。

可现在,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皇帝根本不接他的招。人家在谈国计民生,在谈兴修水利,在谈整顿吏治。桩桩件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他若再纠缠于皇后开商铺那点“小事”,就显得自己格局太小,用心险恶了。

这口气,他只能硬生生憋回去。

早朝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中结束。

齐逾从头到尾,都没有多看睿王一眼。

退朝后,齐逾并未返回乾清宫,而是径直去了御书房。

与此同时,凤仪宫内。

春夏正带着几个小宫女,清点着库房的册子。

“娘娘,这是前朝留下的各宫份例,还有太上皇那些太妃们的用度……”春夏将一本厚厚的账册呈给李知安,“您看,是不是要照着旧例来?”

李知安翻开账册,只看了几眼,眉头就微微蹙起。

份例之奢靡,用度之浮夸,远超她的想象。光是给一位太妃提供熏香的银子,一个月就够宫外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了。

“前朝的例,是前朝的事。”李知安合上账册,语气平静。

“如今国库吃紧,京畿河北等地尚有流民失所。皇上正要用钱兴修水利,以工代赈。这后宫,自然不能拖了前朝的后腿。”

她看向春夏:“传我的懿旨。所有份例,减半。各宫用度,除了太上皇和太后宫中不变,其余一律削减三成。所有采买,需有明确记录,由专人审核。告诉她们,省下来的银子,我会尽数交给户部,用于赈灾。”

春夏心头一跳。

娘娘这第一把火,竟是烧向了整个后宫。这可是要得罪人的。

李知安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淡淡一笑。

“去办吧。若有人不服,让她来凤仪宫见我。”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另外,你去尚食局传话,让他们给永寿宫的太妃们,每人送一盅燕窝羹过去。就说,是本宫感念她们侍奉太上皇辛劳,特意为她们准备的。”

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

这后宫的女主人,手段可一点都不软。

春夏躬身领命,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

李知安看着窗外初升的太阳,知道自己在这深宫里的第一场仗,已经打响了。

而就在此时,内侍总管捧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密报,快步走进了御书房。

“陛下,睿王退朝后,秘密召见了几位宗室王爷,还派人去了城外的庄子。”

睿王的动作,比预想中还要快。

齐逾接过密报,一目十行地看完,脸上并无意外。

“让他去串联,让他去布置。”他将密报随手放在桌上,语气平淡,“网撒得越大,收网的时候,才不会有漏网之鱼。”

他看向一旁的凌云,此人如影子般无声无息地站在角落。

“盯紧了,不光是睿王府,所有与他往来过密的宗室和官员,都给朕一一记下。朕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甚至吃了什么。”

“是。”凌云的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书房内。

李知安看着这一切,心中了然。齐逾这是要将计就计,让睿王自己把所有党羽都暴露出来,好一网打尽。

“你这边动作不小,我那边,也得唱好这出戏。”李知安站起身,理了理衣袖。

“哦?”齐逾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皇后打算如何唱?”

“皇上要开源节流,我这做妻子的,自然要为你管好后院,不能让后宫成了吞金的无底洞。”李知安微微一笑,“我先去会会那几位养尊处优的太妃娘娘们。”

最新小说: 关于赛伊德来到提瓦特这件事 水默:少君太疯太无情 一辈子喂了狗,重生七零绝不回头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崩坏,镜流的王者大师兄 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开局奈克瑟斯我居然是诺亚本源? 致命游戏之我只是来磕糖哒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