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来自草原的公主,已经在这里住了不短的时日。
褪去了初来时的警惕与桀骜,她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吸收着这个古老帝国的养分。
此刻,她正伏在案前,全神贯注地书写着什么。
她的面前,铺着好几张巨大的宣纸。
上面没有草原人熟悉的牛羊皮卷,而是用大安的文字和图表,密密麻麻地绘制着复杂的线条和标记。
那是她按照李知安的要求,完成的“课业”——一份关于大安与草原互市的详尽策论。
与上次的口述不同,这一次,她将自己的所有构想都付诸笔端。
这不仅仅是一份文字报告,更像是一份完整的项目规划书。
她将整个边境贸易区划分成了三个部分:交易核心区、生活居住区和安全缓冲带。
在策论中,她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以物易物标准单位”。
她建议,不再用混乱的牛羊马匹直接交换丝绸茶叶,而是选取一种双方都急需且价值相对稳定的物资,比如草原部落过冬不可或缺的精盐,作为衡量所有商品价值的“锚”。
一斤精盐可以换多少斤茶叶,可以换多少尺布料,可以换多少斤铁器,都制定出明确的兑换比例,并且定期根据双方的产出和需求进行微调。
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估价不清而产生的纠纷。
更令人惊叹的是,她还设计了一套“双方共同监督”的安保体系。
她建议从大安边军和草原各部落中,挑选出信誉良好、身手矫健的勇士,组成一支联合巡逻队,共同负责互市区域内的治安。
巡逻队的薪酬,由互市产生的税收共同支付。
这意味着,维护互市的安宁,符合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利益。
当春夏捧着这份厚厚的策论,交到李知安手上时,连她这个见惯了自家小姐奇思妙想的丫鬟,都忍不住咂舌。
“娘娘,这位苏迪娜公主,脑子里装的东西,好像跟咱们不太一样。”
李知安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越看,眼中的赞赏之色就越浓。
苏迪娜的策论,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还显得有些理想化,但其框架之清晰,逻辑之严密,视野之宏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草原公主的认知范畴。
她不仅仅是在考虑如何做买卖,更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可持续的边境经济生态。
“她是个天才。”李知安合上策论,给出了一个极高的评价。
当晚,她便将这份策论带到了东宫,呈给了齐逾。
齐逾刚刚处理完一批紧急公务,正有些疲惫地揉着眉心。
“又是那位公主殿下的杰作?”他随口问了一句,起初并没太在意。
在他看来,让苏迪娜做这些,不过是李知安安抚和考察她的一种手段。
一个在草原上长大的女子,又能提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见解?
然而,当他接过策论,目光落在纸上那清晰的区域划分图和复杂的兑换表格上时,他脸上的随意渐渐消失了。
他看得非常仔细,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没有放过。
他的手指在“标准单位”和“联合巡逻队”这些字眼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许久,他才抬起头,看向李知安,表情前所未有的郑重。
“这份策论,真是她一个人完成的?”
“每一个字,每一个想法,都出自她本人。”李知安肯定地回答,“我只是给了她题目,以及足够多的纸和笔。”
齐逾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策论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仿佛那不是纸,而是一件稀世珍宝。
“孤收回之前对她的所有评价。”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几步,似乎在平复内心的震动。
“这个人,不能只当一个普通的公主来看待。她的脑子里,装着一座完整的城池,甚至一个王国。”
齐逾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李知安,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知安,你给孤送来了一份大礼。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可以为大安拓土开疆。但一个懂得建立秩序、创造财富的苏迪娜,如果能为我所用,其价值,远在十个能征善战的将军之上!”
这是齐逾第一次对一个外族女子,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
他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方案,而是一种全新的,解决边境问题的可能性。
用经济的纽带,取代刀剑的杀伐。
用共同的利益,化解百年的仇恨。
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却又求之不得的方略。
李知安微笑着看着他。
“那殿下觉得,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培养’这位未来的‘宰相’呢?”她故意调侃了一句。
齐逾也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