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1 / 2)

既然要演戏,那便演得像一些,如此鱼儿才能够上钩。

齐遥眼底闪过得意,故作叹息:“我知县主重情重义,因为皇兄曾搭救县主,故而心存感激,可也不能意气用事。”

说着,他更加靠近了一步,继续说道:“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县主觉得呢?”

李知安面上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倒是让齐遥有些愣了神,心下越发想要把李知安收入囊中。

虽说只是个和离过的女人,但等李知安背后的势力都为他所用,太子之位便唾手可得。

到时候再把李知安纳为良娣也未尝不可。

李知安不知道齐遥心里想的,若是知道的话只怕是会恶心得明日都食不下咽。

“三皇子殿下说得对,臣女定会好好思量。”

说话时,李知安的面上是一片心灰意冷的模样,齐遥以为自己计成,倒是颇为大方地说。

“若是乐安县主日后有事,可以尽管找本王,本王自会出手相助。”

且说那三皇子齐遥一番挑拨之言甫落,余光瞥见回廊尽头已有方才柳慎元吩咐的丫鬟寻来。

他当即收敛了面上刻意摆出的怜惜之色,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朝李知安略一颔首。

“既有人来寻县主,本王便先行一步了。”

言语间又故作关切,声音压得极低,恰似春风拂过池面却暗藏冷意。

“今日之言,还望县主细细思量,莫要为那等……不识真心之人,徒耗心神。”

李知安闻言,只微微屈膝行礼,仪态无可指摘:“恭送殿下。”

她垂着眼睑,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眸中所有情绪。

齐遥袍袖一拂,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假山石障之后。

此时那丫鬟已疾步至近前,气息微促,显是一路寻得急切。

她见了李知安,忙福了一福,声音带着几分松快。

“小姐原在此处!可叫奴婢好找,镇国公见您离席久了,席间又多用了几杯果酿,怕您酒后吹风不适,特遣奴婢来瞧瞧,若醉了也好搀扶您回去歇歇。”

说着便抬眼仔细打量李知安,见她云鬓纹丝不乱,眼神清明澄澈,哪里有一丝醉态?

李知安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轻声道:“有劳镇国公挂心,我并未吃醉,只是席间喧闹,出来透口气,这园子里花香沁人,倒是比里头更爽利些。”

她顿了顿,又道:“你先行回去禀告,就说我无事,略走走便回,不必担忧。”

丫鬟面上露出一丝犹豫,但见李知安态度如此,也不敢多言,只得再次行礼。

“是,那小姐您千万仔细脚下,莫要走远了,奴婢这便去回禀国公爷。”

说罢,这才一步三回头地沿原路去了。

待那丫鬟的身影彻底消失,四下里复又安静下来,只闻得远处宴席上隐约飘来的丝竹笑语,以及近处树虫唧鸣、清风拂过荷塘的细微声响。

李知安并未立时转身回去,她独立于廊桥之上,凭栏远眺。

但见夜幕初临,国公府内各处灯笼次第点亮,如星河落于凡间,映照着雕梁画栋,曲水回廊,别有一番静谧的瑰丽。

席间的推杯换盏、虚与委蛇确令人心生倦怠,此刻独处,反得片刻安宁。

她沿着廊桥缓步而行,裙裾轻拂过光洁的木板,发出几不可闻的窸窣声。

桥下流水潺潺,几尾锦鲤闻人声而动,在莲叶间搅起细微的涟漪。

正当她心神稍弛,走至廊桥转折阴暗处时,忽觉旁里一只温热有力的大手猛地伸来,迅捷无比地攥住了她的手腕。

随后这手轻轻一扯,便将她整个人带入了廊柱后方更为隐蔽的阴影里。

李知安猝不及防,心下骇然,一句惊呼险些脱口而出。

然而待她稳住身形,抬眸看清眼前之人时,那声惊呼便硬生生卡在了喉间。

拉住她的不是别人,正是早早离席的齐逾。

他背对着远处投来的微弱灯火,面容大半隐在暗影之中,唯有眼眸锐利如星,沉沉地望着她,辨不清其中是喜是怒。

只觉那目光如有实质,紧紧锁定了她。

他身上那股清冽的沉香气息混杂着一丝极淡的酒意,瞬间将她笼罩。

李知安定了定神,手腕微动,欲从他掌中挣脱。

齐逾的手指箍得紧,她稍一用力,他才似恍然惊觉般松开。

李知安抬手理了理略有些散乱的袖口,语气里带着三分嗔怪,七分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熟稔。

“殿下怎的总是这般神出鬼没?净会吓人。”

她抬眼睨他,眼波在黑暗中流转:“莫非太子殿下酬谢救命恩人的方式便是次次这般惊吓于我不成?”

齐逾却并未如往常那般立刻反唇相讥或是出言调侃。

最新小说: 大乾边关一小卒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他说不爱,婚后却沦陷了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影视从夜老虎开始 夺春情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 军少命里无子?绝美娇妻旺夫又好孕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