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不管叶留宗怎么想,他们都知道,失陷主将,乃是要杀头的死罪,甚至还要牵连家人,这些明军只能奋不顾身硬冲栅栏了。
而明军敢拼命,矿丁就不敢拼命吗?围绕着两道单薄的栅栏,双方几乎杀的血流成河,寸不不让。
说实话,栅栏并不是什么铜墙铁壁,但是问题是仙霞古道太窄,根本铺展不开兵力,不过双方有多少人,栅栏两侧对战的,也不过是几十人而已。
即便明军想用尸体铺出一条血路,也要看矿丁答应不答应了。
这两道栅栏,一道是叶希八守着,一道乃是陈善恭守着,他们两人乃是叶留宗的左右手,不将手头的人拼光,是绝对不会让明军冲过来的。
而此刻,刘海身边的人就要拼光了。
叶留宗比他两个兄弟,打得更厉害。
他几乎是打疯了,叶留宗如此,他下面的兄弟更是如此。
他们已经与刘海的亲兵混战在一起。
这就意味着刘海所部的倒计时敲响了。
叶留宗很清楚他部下的缺点和优点,正儿八经的列阵而战,虽然福建卫所已经很稀烂了,但是叶留宗未必觉得自己能打赢。
原因一是兵力差距,刘海所部要比叶留宗多上几乎一倍。
二就是兵法是一门学问,而叶留宗还真没有怎么学过。
福建卫所军队再差距,这架势还是能摆出来,知道怎么打仗。
但是一旦混战起来,卫所军队就不是矿丁的对手了。
首先在身体层面上的对抗,卫所军队的素质要比矿丁要差一点,没错,普通卫所军队的待遇未必能比得上叶留宗的矿丁。
最少叶留宗将自己麾下的矿丁当做本钱了,用来对抗其他矿主,还有朝廷。
在加上这矿丁还要从事重体力劳动,也就是挖矿。
但是很多卫所士卒,不过是军官的佃户而已。
这就形成一个荒谬的结论,堂堂大明经制之师普通士卒,其实没有反贼的待遇好。
再加上叶留宗的地位,是他打出来的,虽然这数千人的大战,是叶留宗第一次指挥,但是数百人,几十人的大小江湖斗殴混战,叶留宗很熟悉,叶留宗麾下的士卒也很熟悉,但是卫所士卒,却没有这种经历了。
所以陷入混战之中,叶留宗很快就形成了对刘海的压倒性优势。
刘海身边最后亲卫,倒是有十几匹马,但是在这个时候,也跑不起来。
刘海很快,就被无数各种各样的武器给砸死了,也包括刘海的坐骑。
叶留宗亲自斩下刘海的头颅,取过一柄长枪插了上去,让人高高举起来说,大声说道:“刘海已死,尔等还不数数投降?”
刘海一死,下面的明军,顿时大震。
行动就变得混乱起来。
有人想将功折罪。
攻破栅栏,杀了叶留宗赎罪。
有人已经胆破,一心想着逃走,
还有一些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战场之上,就好像是无头苍蝇一般。
明军失去了最后一点组织能力。
叶留宗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自然是放手大杀。
狭窄的仙霞古道之上,几乎是一步步都堆满了明军的尸体,叶留宗追杀十几里,斩首近千人,更是缴获了无数兵器盔甲。
叶留宗大胜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
而是召集山中各路人马。
叶留宗本来在山中威望很高,有如此大胜,更是声威大振。
各路矿丁也担心重开矿税,这些人马都归为叶留宗麾下,几乎数日之内,叶留宗麾下就多出了数千人马。
正统十年十二月间,叶留宗大举下山,攻破浦县。
浦县一下,即便谢怀在福建的权威一下子垮台了。
失陷县城是一个标志。
在此之前,谢怀想要将按下去,其实并不是谢怀一个人意志,可以说是福建官场的共同意志。
毕竟大家都不想这一件事情闹大。
有谢怀想出头,下面的人都配合而已。
想将这一件事情,无声无息之间消化掉。
但是一个县城的失陷。
就是捅破天了,尤其名义上的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王英直接上奏,那奏折写的真是,不愧是宿儒,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
“圣政初新,正资忠直。
谢怀藐视朝廷法令资敌养奸,收受叛军贿赂,以至兵败,若是人人效仿,置朝廷法令如何地?以权谋私,强抢民女欺君罔上罔顾圣恩微臣代东南所有百姓叩求”
谁都知道,这一件事情已经按不下去了。
所以大量福建地方官员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无数奏折从福建发往北京。
谢怀成为最大的替罪羊。
甚至连浙江,江西临近府县,也都将这些事情反应上去。
在正统十一年正月,大明朝廷最大的热点,就是叶留宗这三个字。
朱祁镇虽然有预料,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局势的变化,将他之前所有预料都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