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明正统1442 > 第四十一章 石亨入狱

第四十一章 石亨入狱(2 / 4)

>不过,要成大事,朱祁镇这事能忍得下去。

只要有利于天下大业,朱祁镇有什么不能忍的。

朱祁镇很清楚包括三杨在内大部分文臣的想法,他们经历过永乐朝六次北征,最后劳民伤财,也没有将草原彻底灭亡。

可以说,文官集团已经失去灭亡草原的信心了。

觉得太宗皇帝做不到的事情,他朱祁镇也是做不知道的。

对于瓦刺坐大,威胁边境安全,文官自然支持打瓦刺,但是这种战事,与皇帝心目之中灭亡草原蒙古的大战,根本不止一提。

朝廷的战略重心不能从九边脱离。

那么朝廷人力财力就只能拴在九边,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与瓦刺大战的时候,杨溥一定不能在首辅位上,不,不是杨溥不能在。

而是朱祁镇需要一个完全服从大内的文官政府。

杨溥也看出来了,所以提前告老,让曹鼐接替其位置

否则,朱祁镇不敢保证,仗打到一半了,文官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朱祁镇要做的是,让任何人都没有背叛自己的能力。

基于这个原则,朱祁镇很明白,朝廷很多制度,就会变得叠床架屋起来了。

这一日之后,看似朝廷又恢复了正常运转了。

说实话,这一段时间还真积攒了不少公务。

朱祁镇破例在早朝之上,处理了好几件事情。

比如周忱提出的重开银矿事,还有苏州修运河的题本,广西的乱子,兵部增加九边人马钱粮,还有北方收麦事宜,等等。

朱祁镇都是当庭决断,还将有关大臣,拉出来当殿询问。

倒是有两三个大臣答不上来了。

朱祁镇更是大手一挥,免了他们的官职。

让满朝文武为之一震。

一时间让满朝文武从政治运动的激情之中,冷静下来。

看着自己每一个部分的公务,一个个都将心思放在处理公务上面。

所以,这早朝一开,就开了一个多时辰,让满朝文武都有一点不大习惯。

毕竟从宣德十年开始,早朝就已经形式化了。

大家来这里站上半个钟头,听皇帝处理五六件事情,就下朝了。

而这事情都是内阁事先准备好的。

朱祁镇还是说准与不准就行了。

之前上朝时间长的时候,大臣都准备了一些点心藏在袖子里面,等饿得不行了,拿出来垫垫肚子,毕竟早朝时间太早了。

早朝仪式化之后,大家都没有准备了。

这一下大家都又累又饿,几乎是被罚站近三个小时。

很多老臣走的时候,都彼此搀扶。

朱祁镇回到乾清宫之后,范弘来送昨日的折子了。

范弘说道:“陛下,各地没有什么大事,只是锦衣卫密报,也先准备从西域回漠北。

老奴以为,他恐怕会回到辽东。

兀良哈恐怕又生事端。”

朱祁镇打开范弘亲手抄写的目录,打开一看,第一个感觉是:“好一笔字。”

看了范弘的字,再看范弘。

范弘虽然一身太监服色,但是一身气质更像是文人。

朱祁镇说道:“你觉得,今日什么事情最重要?”

范弘想了想,从下面抽出一封奏疏,说道:“只有这一封奏疏。”

朱祁镇打开一看,却是杨溥回乡。

按照朱祁镇定下的规矩,这种回乡的文书都放在下面,上面的都是关于军情与灾情。

只是朱祁镇一看杨溥回乡,心中咯噔一下。

一时间无数想法涌上心头。

他看了一眼,恭恭敬敬的站在哪里的范弘,说道:“下次,将你觉得重要的奏折放在上面。”

范弘说道:“老奴明白。”

朱祁镇暗道:“希望范弘暂时能用吧。”

不是朕容不下,是这朝堂,容不下第二个王振了。

司礼监权力大盛,那是在皇帝不想处理繁杂的政务的时候。

而朱祁镇并不是这样的人君王,今后朱祁镇对司礼监的定位,就是一个文案的分发处理分发处。

虽然必不可少,但是权力也不会有多少的。

朱祁镇打发走范弘之后,看着杨溥的奏折,立即叫人去一趟,请杨溥过来一叙。

最终杨溥还是走了,走之前献上了最后一策,这本是朱祁镇的想法,可还不健全,杨溥给补全了。

在各省都建立都水司,负责水利修建与维护,确立各省巡抚,以为定制。

还上了最后奏”

京察“,是一种官员审查制度,但是朱祁镇登基以来并没有怎么进行过,原因很简单,朱祁镇登基前期,一切以稳定为主。

给朱祁镇当最后一次刀。

不过,京察大计也不是一日两日能够开始的,凡是涉及到人事上面的事情,总是宁可缓一点,也不可快,凡恶吏,冗吏,统统剪除。

就在朱祁镇在京城酝酿京察大计的时候。

以宣

最新小说: 萌学园:四季主宰 所有小说结局我随便改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我在七零当军嫂之穿越而来 网王之菊丸可奈子与不二周助 模拟:我的家境无限提升 一本非常正经的修仙小说 隆庆中兴 秦初白羽 凶案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