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无解情花毒 > 第二十五章开学

第二十五章开学(1 / 2)

学生报名结束后,下午,全体老师到校,对报名人员的材料进行了复核、汇总,总共有一千多名学生报名。

然后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制作了入学通知书:

某某学生,经审核,你已被我校录取,请于2018年9月3日到校面试,5日正式开学。

——第六实验小学新区东分校

在学生开学前,教师每天到校,通知学生家长领通知书,领课本,打扫卫生等。

由于是一年级新生,要面试分班,所以3号面试以后,四号老师在学校根据面试情况分班,然后五号统一开学。

其实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在九月一号就开学了。

由于学生没有到校,除了报名那一天,这几天还是相对轻松的。

期间,李伟将打过一次电话,听说晓华抽的六小,心里很不高兴,埋怨晓华心里没他。

晓华解释说是六小分校,在县城新区,是奔着这儿的教学设施好才来的。

李伟将一听是新区,知道那儿的环境好,就没再说啥。

从29号教师报到后,胡士杰打过两个电话,恰巧都是晓华在负责学生登记和制作通知书的时候,由于忙,没说几句话就挂了。

等闲下来,晓华才想起自己这次能回来县城,胡士杰和他妈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要不是他们,自己怎么着也不会选六小,不选六小,很有可能和李丽一样,止步在最后一个环节。

有时候躺在床上,晓华也会偷偷的想,是不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缘分,胡士杰离婚七八年没娶是不是就在等自己呢。

想起妈妈住院的那段时间,胡士杰忙前忙后,尽管他没有李伟将有魄力,可是他有那份诚心和耐心啊。

想归想,晓华还是觉得要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再说,毕竟新到一个地方,别人不关心你离婚与否,却看重你是否有能力把工作做好。

晓华一直教初中,在乡下是靠成绩录取或者划片招生,即使划片招生,也有六年级毕业成绩作为参考。

她没有参与过一年级新生面试。

等三号经历过了才知道,所谓面试,就是两个老师一组,一个负责问学生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你几岁了,你叫啥,3+2=?”

等等,然后看学生的反映,随后,旁边那个老师会在这个学生名字后面标注a、b、c三种字母。

a就是反映敏捷、思维灵活的优秀学生,b就是反映一般,思路清晰的学生,c就是反映痴呆,思路混乱的学生。

当然,这种分类是不让家长知道的,完全是为了学校分班需要。

因为学生成绩是考核老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成绩和老师有关系,更与学生本身有很大关系。

如果所有入学的学生随机分配班级,就有可能出现一个班有好多个类似c类的学生,那即使老师是天才,恐怕也很难教出好的成绩。

一年级的面试分班的作用,就是尽量让每个班的学生程度都大体在一个水平。

由于晓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在面试的时候,她就负责问,而另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则负责在学生名字后面做标记。

一千多学生,分了十来个组,整整面试了一上午,才算把学生面试完了。

下午,由语文组的几个老师,把面试情况进行了汇总,按照a、b、c进行了分类。

然后按照每班60—70的人数分班,分了16个班。

其实,教育局对各学校的要求是,小学每班不能超过50人,初中不能超过60人。

可是没有那么多教室,不多分些学生是不可能的。

在六小总校,一个小学班曾一度达到90人。

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的口号鼓舞下,农村的父母纷纷送孩子来县城上学。

客观来讲,教师的教育能力或者学校的硬件设施差别并不大,况且城里的老师都是农村来的。

重点在于父母的认识,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去城里上学了,自己家的孩子也得去,再就是本来农村一个班有十几个学生,现在只剩下个了,这个学生的家长就会认为老师教的也没劲,想方设法就会让孩子来县城上学,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以前农村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在留守儿童也没有了。

村里只剩老人了,青壮年男人出去打工了,孩子们来县城上小学,母亲就来城里给孩子做饭,顺便到超市或其他地方打零工,补贴家用。

甚至是有些还有能力做饭、接送孩子的老人,来城里租个房子看孙儿辈上学,父母都出去打工了。

这也是城区学生一直成倍增长的原因。

本来县城学校实施的是划片招生,按照规定,农村学生是不能到城里读书的。

每一套成文规则的背后,都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则在起作用。

农村的孩子来县城上学,一般有这么几个途径。

一是直接从县城买房,所以学区房一直是开发商的卖点,再就是租房,农民工在城里务工人员子女也是可

最新小说: 隆庆中兴 我在七零当军嫂之穿越而来 模拟:我的家境无限提升 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 萌学园:四季主宰 关于我穿到修仙界却想方设法上网 进贵族学校后发现还是坏人多 秦初白羽 综影视:红妆肯为苍生计 在修真界种了三百年菜的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