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咎和姜予安看到降书,两人面上全都露出喜悦的笑容。
这一仗打的有多凶险,只有他们二人知道。
若不是上天眷顾,只差一点点,北周就覆灭了。
大战过后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松懈下来。
“将捷报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停顿了一下,谢无咎又道:“待陵安安顿好后,便返回京城。”
卫长风对着谢无咎拱了拱手,兴奋的道:“是,王爷。”
启程回京城的那日,天刚蒙蒙亮,陵安百姓便自发聚集在城门口。
手里捧着自家种的粮食、织的布,想要送给谢无咎与姜予安。
“王爷、王妃,多谢你们守住陵安!”
“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
百姓们的声音里满是不舍,有的老人甚至抹起了眼泪。
谢无咎与姜予安翻身下马,对着百姓们深深鞠躬。
“多谢乡亲们的厚爱,他日若有需要,我们定会再来。”
两人再三推辞了百姓们的馈赠,才踏上回京城的路。
而此时的京城,早已经是另一番景象。
百姓们争相传颂姜予安夫妇的英勇事迹。
更有甚者,还把两人的事迹编成了话本子。
戏院,说书先生,到处都在说陵安一战。
自然而然的,姜予安和谢无咎,也被夸成了天上战神。
消息传到元帝的耳朵里,福公公把话本子递到了他的面前。
小心的,退到了其身后。
元帝翻开话本子,只见话本里将谢无咎描写成面如冠玉、枪法通神的少年将军。
危急时刻总能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而姜予安则被塑造成智计无双、文武双全的巾帼英雄。
不仅朝堂立状请援军,还亲率死士烧粮草,连炸山堵谷口的计策,都被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说她夜观星象知天时,巧借风雪困敌军。
看着这些话本子,元帝的眉头蹙的越来越深。
“这写书的先生,倒会添油加醋。”冷嗤一声,元帝将话本子随意的丢在了龙案上。
面上虽然平静,可是眼里却掠过一丝焦虑。
谢无咎的名声越来越大,已经盖过了他这个皇帝。
身为帝王,最忌功高盖主。
哪怕谢无咎跟他出入生死,是他的左膀右臂。
许久,帝王眼里的戾气才渐渐消散。
可福公公站在元帝身后,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眼里,更是满满的担忧。
王皇后步入殿中,看到元帝眉头紧皱,她走到殿内。
福公公刚要行礼,王皇后就轻轻挥手:“下去吧。”
“是。”福公公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