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天津李修诚感慨万千,出了火车站直奔师父张有才的家里。
“当当……”
天津卫府胡同十八号,李修诚敲了敲门。
很快就有人开门,开门的正是李修诚的师父张有才。
“小诚来了,我想着你应该快到了,中午饭已经做好了,咱们爷俩好久没见了,咱们边吃边聊。”
“师父,您老身体最近可好?徒儿工作忙,这么长时间才来看你,是徒弟的不是了。”
李修诚说着就跟着张有才进了院里。
“怎么会,你不是一直给我捎东西回来吗!
再说了你是红星轧钢厂厂长,肯定事情很多,你已经做的很不好了,师父很满意,收了小诚你做徒弟,是我张有才这辈子最高兴的事了。”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唠着家常就走到了后院大厅。
“对了,师父怎么不见师娘呢?”
这个时候可是吃饭的点,李修诚进入大厅里才发现师娘没在,所以才不由得一问。
“小诚你师娘今天去京城看姐姐去了,你们娘俩正好来个时间差,所以小诚才没有见到你师娘。”
师父张有才把师娘去京城的事,说了一遍。
“啊!
这可太不巧了!
我还想和师娘打听点事呢?”
“偶!
什么事说说,也许师父也能知晓一二呢?”
“也对,师傅和师娘相知相守多年,肯定也知道师娘的关系。
是这样的,就是我一个院的,有个叫何雨柱的,他做的鸡汤和师母做的鸡汤味道一模一样,我寻思着这家和师娘是不是有什么渊源?”
“我当什么事呢!
原来是这样。
你师娘谭松韵,祖上可是谭家菜的创始人,小诚喝到的鸡汤很可能就是你师娘家同门的弟子,当年谭家可是在京城收了几位做谭家菜的弟子,我想应该是谭氏的后人又或者是你师娘的师兄弟。”
师父张有才把李修诚的问题分析了个明明白白。
跟李修诚想的不谋而合,“师父,那师娘的姐姐是不是嫁给一位姓娄的?”
“是啊!
看来小诚知道的还不少,现在在京城应该混得不错,不愧是我张有才的徒弟。
到了哪里都是风生水起的,好。”
“那是。
师父,我可是你唯一的徒弟,不管走到哪里,也混的差不了,更何况我的家就是北京的,如果这样在混的不好,那可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张有才看着李修诚,心里头很是满意。
李修诚越来越成熟了,看来该是时候把燕子门的传承交给小诚了,也正好借这次助拳的机会让李修诚在江湖上走一遭。
李修诚虽然不是江湖中人,但是必须得走一下江湖,要不然让江湖上的外人知道了,说燕子门的第二十代传人从来没有踏入过江湖,李修诚会遭到江湖中人耻笑的,这也是为什么张有才把李修诚叫回来的原因。
师徒俩先是聊了一会儿家常,张有才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进入正题,“小诚这次叫你回来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把燕子门的传承之物交给你,从今以后小诚就是燕子门的门主了。”
“师父,我还小,我怕我干不好!
您老不是身体挺健康的吗?至于这么着急吗?”
李修诚不是退拖,只是觉得还没有做好当燕子门的门主,虽然燕子门的传承只有李修诚自己,但是心里多少有点压力。
“呵呵,你小子还知道关心我的身体健康,可是在我看来,觉得你就是想偷懒,小诚让师傅早点金盆洗手吧!
师父还想着多活几年呢!
说实话师父有点累了。
再说了你小子少在这里打马虎眼,还想忽悠老子,师父我当年粘上毛比猴还精,你小子的小九九我能不知道,不就是怕干不好担不起燕子门的重任吗?放心有师傅在,小诚你就踏踏实实干就好了,师父还能不管你不成。”
李修诚心里就是这么想的,结果被师父张有才一下子就说到了心坎里,果然还是姜是老的辣。
“小诚,燕子门没有你想的那么麻烦,遇到不平事和遇到困难的穷人,能管就管,尽力而为就好。”
张有才怕李修诚想的太多,又连忙解释道。
“既然师父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师父,燕子门的传承是不是有很多的宝贝,赶紧拿出来让徒弟瞧瞧。
嘿嘿!”
“你小子,够无耻。
颇有我当年风范。
一开始师父也以为燕子门的传承之物,肯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喏,等着我马上就拿给你。”
张有才站起身来,就走到一个抽屉的桌子那,拉开抽屉,拿出一本书和一把小刀,走回来递给了李修诚。
李修诚接过书和小刀,先是看了看书的封面,上面写着四个字“怜花宝鉴。”
“师父你确定没有拿错?我看着书的名字像是一本小黄书?没想到您老还有这爱好?早说徒弟就给你弄上几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