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得差不多了,这次上来再带一些铺盖基本上就齐全了。
可是昨天晚上想了很多,半夜起来还列了一个清单,觉得有一些物品还是应该带上,所以今天是该买的买,该带的带,出来得也就晚了一些。
费了很大的劲儿终于爬到了洞口,曹巨如释重负的四下看了看。远近处大山静默,松涛依旧,太阳懒洋洋地挂在西天,脚下的青草有气无力地伸着懒腰。
曹巨真的累了,也实在有些饿了,身子无力,肚子也咕咕叫,自从早上吃了两个包子以后,到现在七、八个小时过去了,对于正值壮年的曹巨来说,确实应该补充营养了。
这个山洞的洞口并不大,一个人需要弯腰才能进入,而且进入洞口后就是一个陡峭的下坡,足有十几米长,曹巨第一次进入就是连滚带爬跌进去的。
这个山洞之所以没有被人们发现,除了这座山来的人比较少以外,更主要的是洞口比较隐秘,完全隐没在杂草中,而冬季则会被大雪覆盖。
曹巨估计,这个山洞肯定是被人从正面给堵死的,而且还是下了很大功夫才做到的,很可能动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因为曹巨觉得工程量很大。
曹巨猜测,这个山洞最初肯定是朝南敞着口的,其左右长度足有二、三十米,其洞口最高度也不会少于十五米,想把这么大的一个洞口堵死,人手少了肯定不行。
至于为什么要把这个洞口封死,曹巨目前还判断不出来,但洞口肯定是人工封死的,这从石块有规则的人工砌垒的痕迹上就可以判断出来。
是什么人要这样干的?曹巨更是难以判断,是在什么时间封堵起来的也说不准,但从山洞外面看不出任何痕迹、与其它山体并无二致的样貌上去判断,其封堵的时间肯定不会短了。
而现在这个原始林区开发的时间也就三、四十年,封堵这个山洞肯定不是现代人干的。难道这样寒冷、人迹罕至的地方,原始时期也有人来过?并且在离开时还把山洞封死。
眼下曹巨可不想深究那么多了,当务之急还是做点饭吃吧,填饱了肚子再美美的睡一觉,真的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呀!
曹巨略微适应了一下山洞内环境,便拿出火机点燃了早已准备好了的干柴。山洞内顿时明亮了许多,也让曹巨的心情敞亮了不少,这个意外发现的山洞对他来说还是比较可心的。
去那边有水流淌下的崖壁处,曹巨把一块圈成半圆形的铁皮插入岩缝,便有水流沿着半圆铁皮流出,虽然不是很大,但灌满一个塑料桶也不会用太长时间。
这里的流水曹巨品尝过,喝到了嘴里还有些微甜,真的比那小溪经过无数杂草而略带苦味的感觉强多了,难怪古人要选择这个山洞生活,就凭这甘冽的水源就值得居住。
曹巨之所以判断这个山洞是古人居住的地方,是因为在山洞的中央处,有一块天然的大石头,平坦而又圆滑,其下面还有一半是悬空着的,显然是人工所为。
更突出的征兆就是这块大石头经过积年累月的火烧烟熏,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这说明这个山洞不仅住过人,而且在里面住得时间还很久远,肯定是古人无疑。
能在古人住过的山洞里,享受着现代人无忧无虑的生活,真是一种幸运。想那古人也是幸福的,饿了就出去找点儿吃的,然后再回到山洞,在燃起的火堆旁睡大觉。
曹巨一边烧水做饭,一边胡思乱想。他今天晚上要煮面条吃,一个是因为自己饿了,煮面条能快一些,另一个还是希望自己接下来的隐居生活能够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