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上官大人,我不想努力了 > 第二十一章 求大人为我夫君做主

第二十一章 求大人为我夫君做主(2 / 2)

:“起来说话吧!”

徐英和王正卿看向跪倒一片的老弱妇孺,心头有些怪异。

身在内卫,见过的别人跪地的场景不计其数。

刘府上下才几个人,大猫小猫两三只而已。

那些真正豪族被抄家时才叫一个壮观,地上得跪一大片。

刑场上行刑之时更是砍的人头滚滚。

照理来说,大场面见多了,像刘府现在这种局面应该无动于衷才对。

可是偏偏他们的内心却在遭受着极大的冲击。

原来除了死亡,除了权力和威胁,照样有办法让人心甘情愿的跪伏。

邱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带着人灰溜溜的离开了。

杨庆一行人却受到了刘府上下的礼遇,每个人对他们都很尊敬。

还好杨庆没忘记此番前来刘府的目的。

邱明的出现虽然给杨庆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却也因祸得福收获了刘家人的信任。

这一点自然还是值得庆幸的。

之后在询问的过程中,刘家人也都表现的配合,只要杨庆提问了,这些人基本上都会回答。

虽然杨庆与刘定昌只有一面之缘,但是通过一群人的口供他也算是对刘定昌有了一定的认识了。

而在这些家眷里,最配合的无疑是刘王氏了。

“我夫君乃是寒门出身,祖上确实阔过,到他爷爷一辈便已经江河日下了。”

“他好不容易科举多年为自己博了个前程,本以为从此算是否极泰来,想不到……”

提起伤心事,刘王氏再度哽咽了起来。

“节哀顺变!”

杨庆好心安慰一句。

抛开双方立场不谈,寒门贵子的励志故事还是挺振奋人心的。

虽然此寒门远非后世的寒门所能比。

在这个时代,只有祖上阔过后家道中落的才能有资格叫做寒门。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行与唐朝,盛于宋朝。

而武周一朝恰恰是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正是在武曌执政期间,科举增加了殿试制度,进一步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

武曌重视科举主要还是源于高宗李治,昔日高宗以科举应付那些世家望族对于朝堂的垄断。

武曌只是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了。

并且终唐一朝,朝堂之上其实都是世家望族与科举士子的对抗。

科举的初衷也许并不单纯,甚至起初还极度不公平,但是随着制度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总归还是给了底层人民上升的渠道。

“还好我不用在唐朝参加科举,否则哪怕我上辈子高考600分,搁现在也是个炮灰。”

杨庆心里不由得庆幸道。

最新小说: 模拟:我的家境无限提升 秦初白羽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我在七零当军嫂之穿越而来 一本非常正经的修仙小说 凶案追击 综影视:红妆肯为苍生计 隆庆中兴 所有小说结局我随便改 萌学园:四季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