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林好,过来汇报:“大帅!
‘轨道骡子’一号机,基本完工!
正在调试!”
“能跑起来吗?”
林好问。
陈博文推眼镜:“理论上没问题。
散热,减震,刹车需改进。”
王大彪疑惑:“刹车?这玩意儿还要刹车?跑得有自行车快吗?”
陈博文提高嗓门:“当然要刹车!
铁轨上惯性大!
不刹车撞了怎么办?”
王大彪:“撞就撞呗。
反正都是废铁。”
林好瞪他:“彪哥,这‘轨道骡子’要运东西!
运粮食,运煤,运钢材!
撞坏了咋办?”
王大彪挠头:“哦…运东西啊。
那刹车得要。”
陈博文指挥学徒动“轨道骡子”
。
蒸汽机轰鸣,车轮转动。
“轨道骡子”
一号机沿临时铁轨行驶,度慢,噪音大,震动剧烈。
“这玩意儿能用?”
王大彪看轨道骡子爬坡,又疑虑。
“能用就行。”
林好满意,土法工业不能求精细。
“老陈,轨道骡子先弄几辆,能用就行,解决运输问题。”
林好拍陈博文肩。
“明白。”
陈博文点头研究图纸。
林好去扫盲班,设在破庙。
李墨涵拿自编教材教士兵。
“人之初,性本善。”
李墨涵念得起伏。
士兵茫然,跟念口音杂乱。
“啥意思?”
士兵问。
“人初生是好的!
善良!
但有些人被苏修蛊惑!
学坏!
忘本!
所以要反苏修!
保家卫国!”
李墨涵解释。
“‘人之初’是啥?”
士兵小声问。
“‘人之初’是小孩!
笨!”
王大彪吼。
“老李,说人话,谁听得懂?”
李墨涵瞪眼。
“粗俗!
读书人,你懂屁!”
林好进来。
“扫盲班,效果怎样?”
“还行。”
李墨涵心虚。
“有人不用功,开小差。”
“认得几个字?”
林好问士兵。
士兵报数,“十几个!”
“二十个!”
“会写名字!”
“慢慢来。”
林好说。
“教材改改,别光三字经,教实用的,识字,算数,科学常识,卫生知识。”
“科学常识?卫生知识?”
李墨涵懵。
“有用!
打仗建设要用,卫生知识少生病死人,重要。”
“这…”
李墨涵不解。
“试试看。”
林好去广播站,“黑风之声”
依旧简陋。
李墨涵对着麦克风宣传。
“父老乡亲!
兄弟姐妹!
晚上好!
这里是黑风之声!
今天解读大帅思想!”
李墨涵清嗓子。
“大帅推黑风票,建供销社,经天纬地!
泽被苍生!”
“大帅办扫盲班,开民智!
功德无量!”
“大帅指导技工班,研制轨道骡子,格物致知!
东方智慧!”
“大帅做的一切,为了东北!
为了黑风根据地!
为了…”
李墨涵激动。
林好站门口听着,头疼。
(老李能吹。
)宣传有效果,百姓信任敬畏“大帅”
。
“大帅来了!”
李墨涵停广播跑过来。
“讲得还行吧?”
“还行。”
林好指广播稿。
“稿子谁写的?”
“俺写的!
心血!”
李墨涵骄傲。
“以后稿子让冷雨看看。”
林好说。
“冷雨小姐?她懂啥?”
李墨涵不服。
“她比你懂得多。”
林好走了。
林好去沼气池工地。
工地热火朝天,村民挖坑砌砖糊泥。
“彪哥,沼气池咋样?”
林好问。
“快了!”
王大彪擦汗指沼气池。
“这几个快好!
等老陈接管子就能用!
家家户户用沼气灯,做饭!
省柴火!”
王大彪自豪。
“安全措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