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之军火大明 > 第224章 内外形势

第224章 内外形势(1 / 2)

三方打了几仗!闻轩道,但是,不论是汉中的吴汝义,还是张献忠,都没能在军事上占到便宜,甚至还吃了几次败仗。

这迫使汉中城的顺军和张献忠联合起来,对外宣称共同抗虏。

原本三国鼎立的格局成了孙刘抗魏的局面。冬天一到,都停了军事动作,目前又僵持下来了!

崇祯相信,在李自成迟迟不予援助的情况下,吴汝义投靠张献忠,大西政权控制汉中城是早晚的事。

到时候,以张献忠的脾气,一定不会容忍阿济格在汉中肆虐。他坐拥四川盆地的资源和战略空间,又有李定国等名将的辅佐,实力不可谓不大。

同时因为阿济格对汉人的屠戮,张献忠一定会得到所有民心,形成全民抗虏的局面。就看张献忠能不能看到这一点,并且好好利用起来。

但是按历史上他的作为,应该是没有这么深远的战略眼光。

结合各方因素,张献忠和阿济格鹿死谁手,还是个悬念很大的问题。

辽东的事情已经基本完成了,等追回豪格,张煌言他们再拿下辽南,朕就可以着手对付阿济格了,也免得他继续屠戮中原。崇祯沉声道。

皇上仁心!臣佩服之至!闻轩是真的佩服,说出了真心话。

但是崇祯一笑,只把这个当做日常恭维,没办法,奉承他的话太多了,夸赞之言无穷无尽,崇祯只能一概推开,才能保持理智,不至于迷失在歌功颂德中。

福建那边又是什么情况?朕觉得唐王不会很安分吧!

登基了!闻轩面带气愤,恨恨的道:逆贼郑芝龙正式拥立唐王登基称帝,年号隆武。打着为皇上报仇的旗号,正在联络各地官员,要求他们效忠!

到底是登基了!太沉不住气了!崇祯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有些吃惊。

毕竟,历史上唐王是在弘光被建虏抓住后才登基的,现在不仅仅比历史上早了半年多时间,还形成了与弘光政权分庭抗争的局势。

闻轩见崇祯面不改色,不禁暗暗佩服,像这种谋逆大事,哪个帝王不得火冒三丈。

就连南京的小福王都龙颜大怒的发兵征讨,大明的正主,崇祯皇帝,竟然毫不在意,仿佛在看跳梁小丑一般。

其实在崇祯心里,弘光、隆武,就是跳梁小丑。

闻轩见崇祯不言语,继续说道,一直不敢向北边动武的小福王,听闻后大怒,愤而挥师南下,结果四镇并不齐心,进攻受挫,被郑家的军队挡在福建边界,不得寸进。

而左良玉以李自成占据襄阳等地为由,拒不听从南京调令前往福建作战,在武昌纹丝不动。

同时因为南京拨付的兵饷不足,左良玉在鄂北地区大肆劫掠百姓,补充军用。

嗯。

小福王北要部署江淮防线,西要防备左营叛乱,根本无力继续南征福建的唐王,不得已,下令让征讨大军退回了江浙,养精蓄锐。

而李自成在丢了陕西、山西后,紧接着失去了对汉中的联系,率领残部蜗居襄阳,暂时没有其他动作。

但是因为闯贼大军就食困难,已经开始对周围的百姓强行征粮征饷,强征壮丁了。

崇祯听了一愣,心道: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么高大上、传播这么广的口号,竟然被李自成、牛金星等人抛之脑后。看来自从李岩被俘投靠大明、宋献策出走去往辽东,闯营中已经没有能力出众的军师了。

就这么下去,李自成蹦跶不了几天,如此不爱惜民心,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这个李自成还真是让朕捉急!

闻轩不知道崇祯有什么着急的,李自成失去民心,就此败了不是更好吗?

难道皇上还希望李自成强大不成?

还有其他情报吗?

为您提供大神一纸凤冠的《崇祯之军火大明》最快更新,!

第224章 内外形势免费阅读:,!

回皇上,除了中原异动频繁,蒙古中西部的各个部落,正频繁走动,相互联络。

这几年中原大旱,民不聊生。草原同样不好过,大片的草场荒芜,沙漠也在扩大,河流断流,水源稀缺。现在局势很不稳定!

这个正常,中原没有雨,草原一样没有雨。他们也要吃饭,要不是前些年虏酋皇太极给蒙古人划分了草场,不准他们相互征战、抢夺草场,恐怕草原比中原更早的进入到了征战状态。

这些年,草原靠着建虏的接济和入关抢掠,还能勉强为生。

如今建虏连战连败,没能力帮助草原,蒙古各部也没有足够战力南下劫掠,失去了生活来源,陷入困苦在所难免!他们都干了什么?

这……臣只知道这个月来,他们频繁的联络,但是臣探知不到具体情况,难以确定他们是为了援助辽东,还是拉帮结派、对其他部落开刀,或是准备整合草原有限的兵力,冒险南下。见龙军的侦测能力有限,闻轩也没有办法。

崇祯

最新小说: 李龙鳞苏凤翎 狐王妻,镇百邪 快穿:别过来,你在找虐 专心经营酒店的我成了万人迷! 综漫,这个东京太城市化了 龙吟壮歌 斩神:原魔代理,开局解锁执行官 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