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眺望着夕阳的余光,随着余光的渐渐微弱…他的心情也莫名的沉重了一分。
不过,很快,一缕幽香从身后徐徐传来…
人未至,香味先来了。
刘宏的心情好转了一分,转过头来。“荀卿来了!”
“陛下传臣,不敢不来!”荀彧拱手。
“陪朕走走…”
刘宏看着昏暗的天,轻声感慨道…
荀彧也看出了陛下有心事,当即答应一声,跟在了刘宏的身后。
已经到了十一月,御花园的花往衰败方向去长,一片萧索模样。
刘宏饶有兴致的问道:“朕听闻,冬至时百姓们会用黍米和羊羔,在水井的旁边祭祀幽冥鬼神,然后再去祭祀自己的祖先,可有此事。”
“有!”荀彧解释道:“太乙天尊、酆都大帝、东岳大帝、十殿阎王,他们均是幽冥鬼神,特别是十殿阎王,在道家的篇章中,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
呵呵…
刘宏笑了,“那想来荀卿这样的翩翩君子,多半会升天堂吧!”
这话脱口…
荀彧连忙拱手。“在陛仙,庇佑大汉!”
“哈哈哈…”
荀彧的话成功把刘宏说笑了,他也停下脚步,回望向荀彧。“荀卿哪,朕不喜欢那些朝堂上的官员,他们始终一副致君尧舜的模样,时时刻刻要给朕讲大道理,可遇到事总是退缩,国库空虚时如此,乌桓进犯时又是如此,朕不喜欢!可若是阿谀奉承如张常侍、赵常侍这边,虽听着舒服,可于大汉无益,朕亦不喜欢!”
讲到这儿,刘宏拍了拍荀彧的肩膀。“荀卿,你是那玉林柳郎送给朕的,你与朕就莫要谄媚了。”
讲到这儿,刘宏话锋一转。“那刘玄德、魏文长可回来了?”
“已经在路上了。”荀彧如实道:“只是,幽州距离洛阳城相距千里,怕是还得行个十几日。”
话题转移到了幽州的战事…
这才是刘宏想聊的,也是他方才惆怅的。
“荀卿,你说说,这次幽州大捷,四千北军就逼退了几万胡骑,还是在平原地带,此战能胜的关键是什么?”
这个…
天子刘宏的这个问题抛出,荀彧迟疑了一下。
可不等他回答,刘宏再度开口。“荀卿再说说,日后,我大汉如何在与胡人的征战中一次次的复刻这样的大胜呢?”
两个问题抛出,刘宏的目光盯着荀彧。
俨然,这个问题不只是问荀彧,更是询问荀彧背后的柳羽…
荀彧眸光闪烁,沉吟了许久,方才开口道:“陛下,依臣之间,此战能胜乌桓,诚然与谋略、胆识、坚韧这些行军、用兵的方略有关,可最重要的却不是这个…”
“唔…”
荀彧的回答一下子就吸引了刘宏的注意。
“说说看。”
“依臣之间,这次能赢的关键在于将门与氏族!”荀彧语气笃定。
“将门与氏族?”刘宏重复了一遍,似乎没有完全听懂。
“陛下且回忆一番,当初乌桓南下,整个朝廷尽数是唱衰之声,各个公卿上书陛下,不能救援,更不能动用北军兵马。”
荀彧朗声道:“诚然,这些公卿有为陛下考虑,担心陛下重蹈三年前征讨鲜卑大败的覆辙,可更多的,他们却是为自己考虑。”
“中原比边陲安逸太多了,这里纸醉金迷,若无好处…谁会愿意动用一切资源与胡人拼命!便是为此,其实阻挠陛下的从来都是这些‘安逸’惯了,再无血腥的氏族与将门罢了!”
嘶…
刘宏一只手搭在了下巴上,似乎,荀彧的话让他陷入了某种沉思。
“继续说…”
刘宏示意道。
荀彧则继续开口,“可幽州一战的转折点在哪?其实是在柳羽在南阳组建起一支两万人的兵马,公卿、百姓、兵甲…都是盲从的,臣斗胆试问陛下,若是没有这支两万人的兵马,纵是桥太尉在朝堂上说出了花,朝廷诸臣也绝不会支持陛下派出北军的兵马,若没有北军的两个军团出击,这一战又谈何胜?如何言胜?更莫说刘玄德的坚守、魏文长的偷袭…这些都是建立在朝廷支持陛下北上征战乌桓的前提下。”
听到这儿…
刘宏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暗沉如水。
方才看着日落,他便在思考这个问题。
诚如荀彧说的那样,他贵为大汉天子,可最后是否主战,是否能战,呵呵…他却不能做决断。
讽刺…
好生讽刺!
“是啊,若非南阳的这些兵马,朝堂上主战的阻力势必会巨大,柳羽,一郡郡守…从无触碰过兵权,他却能募集出一支两万人的兵马,委实让朕惊到了。”
“陛下,柳弟…不,是柳羽他…”
荀彧似乎习惯了用“柳弟”这样的称呼,不经意间就会说错…
要知道,古代直呼人名讳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