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此之高。
尤其做为农场主的牧山河,走到镇里每个村屯,都会受到村干部跟村民热烈欢迎。
很多原本清贫的农户,因为跟着农场合作,最终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相比往年,很多外出务工的年青人,直到春节前夕才会踏上返家之旅。
如今这些青年,都会选择进城打短工,等到入冬前便返回村子。
因为他们都清楚,只要冬季大棚管理好,收入比他们在外面打工都要高。
最关键的是,一家人都能待在一起。
省去请人的成本,一家人不是能赚更多吗?
以至回程路上,苏义凯颇为感慨的道:“山河,你这种行为,真称的上造福一方啊!”
“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出生,还在这里长大,将来肯定也会在这里老去。
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造福一方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
看似很朴实的话语,却鲜少有人能做到。
尽管苏义凯跟洪正东,都是乐善好施之人。
可真要让他们跟牧山河这样,愿意扎根乡村带领乡民致富,他们还真做不到。
换做其它跟牧山河一样的年青富豪,恐怕也很难安心待在落后的老家发展。
对大多数年青人而言,他们更向往繁华的都市跟远方,而非生养他们的家乡。
可越是如此,越显得牧山河不忘初心。
或许正因如此,小镇百姓才会如此敬仰于他。
那怕当地政府跟领导们,都会给予更多的照顾。
因为如今的农场,已然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发动机。
如果农场不在,要想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恐怕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