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真缺钱,那么直接跟自己说,总好过去伸手拿不该拿的钱吧!
当生活在农场附近的百姓,得知牧山河又承包了两万亩的林地,自然也是惊讶的不行。
好在他们都清楚,农场能力越好,他们享受到的好处也会更多。
而事实也是如此,等到承包林划界完成,附近村民再次接到林场的聘请,帮忙去修整一下林地。
砍伐掉那些碍事的杂木或灌木,还有搭建跟之前一样的防护网墙。
这种时间不长的工作,也能给附近百姓增加一定的收入。
尤其帮忙砍伐杂木的活,砍下来的杂木还能带回家当柴火烧。
这等于农场出钱,请他们上山砍柴却自家烧啊!
可对赵志诚等人而言,他们非常清楚承包林面积再次增加,也会给栽种的野山参,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周围生态得与保存,农场未来也能受益良多。
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观念,在牧山河的不断灌输之下,他们也慢慢理解并接受。
真要将来周边环境受到破坏,那他们农场栽种的水稻跟西瓜,如何卖出高价呢?
最重要的是,早前牧山河也提出过,等到技术成熟,也会挑选一些承包林,试着做一些种植项目。
例如栽培香菇跟木耳,如果能成功的话,相信收益又会增加一笔。
总而言之,坐拥三万多亩承包林的马蹄岭农场,也真正具备国营农场一样的实力。
至于说承包林地的开支,对此番回归的牧山河而言,连收益的零头都算不上。
换句话说,即便将来牧山河投资破产,坐拥三万多亩林地的他,恐怕每年收入也不低。
而三万多亩承包林,对整个仙桥的林区面积而言,同样显得微不足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