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来不会因为谁而推迟跟改变,年复一年似乎都在过着重复的生活,可时间也在这种不断重复中,悄无声息的流逝。
大年夜一过,意味着又迎来新的一年。
跟往年的大年初一没啥两样,牧山河依然早早驱车来到新民屯,祭祀安葬在这里的外公跟母亲。
反观远在京城的父亲,怕是暂时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对新民屯的村民而言,也唯有年底这段时间,他们才能在屯里看到牧山河的身影。
更多时候,他们只能从镇里其它人嘴中,了解到这位越来越出名的屯里人。
没错!
即便牧山河此刻搬离屯子,并且在距离镇子不算太远的地方,兴建一座名气越来越大的农场。
但对此刻的新民屯村民而言,他们都觉得牧山河是屯里人。
每次回屯子,牧山河也会客气跟村民闲聊一番。
只是屯里人都知道,他只会去木家吃饭。
屯子里其它村民不是没想过请他,但很多时候牧山河都会委婉拒绝。
换做以前,或许村里人会觉得牧山河架子大,不给他们这些村邻面子。
可眼下的话,他们大多都能理解。
毕竟,他们都清楚,如今牧山河在镇里地位跟声誉有多高。
说的直白点,随着马蹄岭农场创建温室大棚,往后镇里绝大多数的村民,都要靠这个赚钱谋生。
而他们也知道,其它地方的人,都希望捞这样的好处呢!
只是牧山河看在乡邻的份上,没答应其它地方的邀请,毅然坚持把这个项目放在镇里。
或许这也是为何,有商贩来这里偷偷收购,却没人卖他们反季节蔬菜的原因。
那个种植户敢私下做这样的事,不光要得罪马蹄岭农场,那怕屯里人都不会愿意他们。
吃里扒外这种事,那个村民会认同呢?
借着大年初一不用拜年的机会,屯里其它尚未加入温室大棚的村民,也适时上前询问道:“山河,听村长说,明年我们也有机会盖大棚?”
“是的呢!
去年你们,应该都有去帮忙吧?”
“有呢!
那这盖棚子的钱,我们自己付还是你能帮忙垫付?”
“都可以!
如果你们手里钱趁手,那就直接付工钱跟材料钱就行。
要是不趁手,到时在村里登记一下,搭棚子的钱我先垫付,等开始卖菜的时候再扣。”
给屯里更多照顾可以,但有些规矩牧山河也不想打破。
尽管剩下这批村民,在村里为人品性多少有些不行,但牧山河觉得依然有必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如果给了机会,他们后续却不珍惜跟抓住,那也怪不得牧山河不帮衬。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已经做了自己觉得该做的,总不能直接给他们发钱吧?
相比其它屯子,今年依然要登记跟审核,新民屯是唯一村民可以自愿登记就会帮忙建温室大棚的屯子。
当然,如果有村民不愿意盖大棚,那牧山河也不会强求。
事实上,屯里盖大棚的人一多,平时也需要请人帮忙。
如果勤快的话,去帮这些村民打打零工,也能混口饭吃。
有人求稳或出于其它原因不盖大棚,他也不会强求。
而此时镇里领导已经知道,今年镇里又将增加五千亩的温室大棚,这也意味着仙桥镇的温室大棚种植面积,将真正突破万亩级别,能带动多少人致富不言而喻。
相比其它镇子的年青人,都想办法去其它地方找工作赚钱。
如今唯有仙桥镇的很多村民,一些在外地干活的年青人,也选择回村子帮着家里打理大棚。
因为这些村民发现,大棚管的好,其实比他们在外面打工还赚钱。
除此之外,只要他们勤快的话,在镇里似乎也能找到不少来钱的活。
例如今年依旧会进行的修路工程,还有今年即将开建的公园跟小区项目。
本镇的青壮劳动力,自然可以优先招募。
只要勤快肯干,收入怕是比去外面打工还高。
除了这些,已经持续几年的山野菜采收工作,现在也变成很多林区百姓赚钱的副业。
每年开春收购时,总会有大批百姓进山,采集山野菜到收购站换取收入。
而今年的话,牧山河又给了收购站数个收购项目,其中包括不少山中的天然野生药材。
随着参王药业的组建,山里很多中药材,都能做为原材料加工储存。
没在木家吃午饭,牧山河直接返回农场这边。
对于他的拒绝,木家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失落。
因为他们都清楚,大年初一这个时候,牧山河确实不便在他们家吃。
回到农场的牧山河,看到正在农场嬉戏的那些孩子,也觉得这样的场景蛮不错。
随着农场建起学校、医院,这些替他打理农场的职员,也不用抛妻弃子工作。
甚至凭借这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