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豆芽一事的技术指导是刘盼弟,收购时间要统一,收购地点就定在村里的大食堂。
隋会计问收购地点为什么不定在李阳家?李阳心道:“他家哪能让外人进啊,虽说仓房的门都改了方向,但是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像李昊、周芸这样的自家人自然是有分寸的,人家有事也是去堂屋谈,不会自己瞎逛。发豆芽这事儿又不要求人品,村里一些好事儿的婆子和游手好闲的懒汉,他们可不懂得避嫌,巴不得把你家翻个底儿掉呢!”
李阳可不想拿全家的前程赌人心,就让他家在村口“遗世而独立”吧,没事儿请少登他家的门。
谈的差不多了,李阳就先告辞了。林队长还在那里兀自兴奋着,反观隋会计,人家就淡定多了。
在最初的惊讶过后,隋会计听着李阳条理清晰的分析,头头是道的安排,不由得跟自家爱八卦的傻儿子做了一下对比,对比结果还真是挺惨烈的,隋礼虚长的两岁算是被狗给吃了。
大队长和隋会计商量了一下,其实把黄豆收上来,再安排人一起干,等豆芽卖出去了,再给他们计工分,按劳分配,这样是最合理的。
不过李阳也说了,第一次合作,有的人家一定是有顾虑的,不一定都会配合。等他们看到切实的利益了,到时候不用谁动员,他们自己就会积极配合了,到时候再统一管理也不迟。
李阳回家说了让大队上的人一起发豆芽的事儿,还告诉刘盼弟,她荣升为技术指导了。
刘盼弟还算淡定,毕竟一回生二回熟,李阳给的惊吓多了,她现在颇有些宠辱不惊了,因为实在是“惊”不起来了。
刘盼弟要去大房那边了,她跟大嫂约好的,今天要教她怎么发豆芽。刚要出门,就被李阳叫住了,让她给大房那边通个气,林队长明天可能会开会,让大房也派个代表去走个过场。
晚饭是李阳做的,李晚就坐在一旁织围巾,时不时的给炉子里添根柴。
李晚明天就得回去上班了,她今天晚上紧紧手,就能把围巾给织出来了。
姐弟俩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李阳又说起了高家的事,要是高家的人再去闹事,就让李晚先避一避,别和他们硬碰硬,免得自己吃亏。
有解决不了的事儿就去学校找他,或者去派出所找秦奋也行,这关系不用白不用。只是在提起秦奋的时候,语气不是很好。
李晚心想,这跟秦公安有什么关系?还有就是李阳好像不太待见秦公安呀,也不知道人家哪里又惹到他了。
第二天一早,李阳本想去送李晚的,结果人家李晚骑着自行车载着吴敏,俩人一起上班儿去了,李阳就心安理得的又去睡了个回笼觉。
等他起来都日上三竿了,今天也是他的最后一天假期了,刘盼弟没在家,去大队食堂那边做指导去了。李阳无所事事,看见两个认真学习的小朋友,就想去骚扰一下。
把家里的活儿都干的差不多了的李父,一进屋就看见李阳闲的没事儿逗孩子,他都无语了。
想着还是给李阳找点儿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吧,想起刘盼弟昨晚上的交待,李父回屋,拿了三副大红色的毛线手套来递给李阳。
李阳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他翻看着几副小手套,还挺精致的。带花样和穗穗的是给李晴的,稍微大一点儿的没有花样的,是给李旭的,还有一副更大一些的,李阳比划了一下,这也不像是给他的呀!
疑惑的看向李父,等他解答。李父看李阳往自己手上比划,就笑话他道:“你都多大的人了,哪还能戴这种颜色的手套,这是你刘姨给邵北那孩子织的。”
李阳恍然,原来是给那小子的。看着收到新手套犹自兴奋着的两个小朋友,李阳灵机一动,知道自己该干啥了。
他去厨房捞了一盆豆芽,铺好棉垫子,装进筐里。又回屋拿出一盒点心,也放进筐里,想着他家有而邵家没有的东西也就这两样了,最后把莫离往怀里一塞,这家伙还能在梦中调整睡姿,四只摊开,跟张大饼似的糊在李阳胸口,兀自睡的香甜。
李父就眼睁睁的看着二儿子把两个小的武装的只剩下眼睛露在外面了,自己也穿戴整齐,背上一个筐,说了句“我带他俩去蹭饭了,午饭你自己解决吧!”
言罢,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离开了,徒留老父亲孤独的站在门口,嘴里还喊着:“你这孩子,粮食多金贵呀!你怎么还拖家带口的去蹭饭那……”
李阳领着两个小的跑了,全当听不见老父亲的呼唤。
李旭笑的嘎嘎的 ,入冬之后他们就不怎么出门了 ,今天二哥带他们出门玩 ,李旭别提多激动了。
李阳一手牵着一个 ,就领两个小孩儿上山了 ,从这里可以抄近路去溪翠村 。李阳现在的体力 ,自己上山没问题 ,再拽着两个小的 ,就有些呼哧带喘的了。
进了村子就好了 ,路面也平坦了许多 ,在路过一户人家门外的时候 ,莫离的小爪子突然挠了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