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都会有一个深绿色的大邮筒,上面头大,脖子细,就那么立在那里。
把信顺着邮筒口投进去就可以了,我小的时候很好奇,为什么信件进入这个邮筒之后,就会被送走。
看邮筒上没有门,就一个投信口,还那么小,也没有能够让人进入的地方,信件他们是怎么取出来的。
一直到几年以后,我在电影里面看到,原来邮筒下面是有一间小屋的,是通过地下进入小屋取走的。
通讯的发展,取代了一部分人的交流方式,写信变得没有那么的重要了,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收藏还没有什么概念。
认为信件就是一张纸,谁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信封也会成为收藏的一个门类,只是有点小众,算是个冷门。
我买邮票都是挑好看的买,有许多民国的或者解放前的老信封,我都是不要的,有的上面没有邮票,有的有邮票也是脏脏破破的。
遇到过很多老信封,当时并没有看得起,也没有多少人爱要,价格上便宜不说,还多的是,后来才知道这些老信件,也许还有史料研究价值,要是那时候多收藏一些老信封,哎,不说了,后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