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唐末藩镇,但是在西欧 > 第五百零二章 军府为点八旗为网

第五百零二章 军府为点八旗为网(1 / 2)

“各个八旗和军府派来的代表都到了吗?”

坐在书桌后的冯森突然抬头问道。

一旁的韦贯之不敢怠慢,连忙回复道:“大多都到了,已经安排在外城的连庆圆,住的都是四人一间的院子,目前已经住满了145间。”

“嗯。”

点点头,冯森继续阅读起眼前的题本奏折,韦贯之轻出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冯森唇上的胡子越来越多,威严也逐渐越来越甚。

曾经在冯森的面前,韦贯之还能谈笑自若,现在哪怕有文人风骨撑着,都还是不免小心起来。

“这次的咨政宴会要好好办,以后得形成制度,每三年都要举行一次。”

低着头,一边批阅奏折,冯森一边吩咐道。

“臣明白。”

韦贯之赶忙拱手,并记录。

所谓咨政宴会,与其说是宴,不如说是会。

当然,它的作用可不是如后世那种三级议会,而是冯森用来咨政和顾问的机构。

在信息交流不通畅的年代,下级的官吏很容易上瞒下欺,尤其是对底层的大头兵,冯森需要和这些底层人接触,来了解地方的真实情况。

正所谓上下合力以制中嘛。

所以冯森规定了一个日期,就定在圣诞节后春节前的两周内,每个百户所都要派一名非作战旗丁前往奉天,每个折冲府同样派一名非军官府兵前往奉天。

冯森会花费两周的时间,与这些旗丁府兵谈话,进行民意调查,并通过明暗两种探子去探查他们发言的真实性。

这不是叫他们能够随便议论政事,说这个反倒叫冯森不喜,他想知道的反倒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

相应地,商人、非汉人平民、工匠等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冯森很清楚,虽然这些人给他带来的税基与收入,但大燕真正的立身之本,便是府兵与旗丁。

这些武装力量才是构建大燕的核心,只有这些掌握了暴力的人团结在一起,就算是冯森噶了,大燕都不会倒。

吸取了大清的教训,冯森可没有在各地设汉城,搞内外隔绝那一套。

相应地,他设置了四大汉军府,军府内只有汉人,但汉人不是只能居住在汉军府内,只有府兵才要居住在军府内。

按照冯森的设计,每个军府下辖四个折冲府,每个折冲府提供250名府兵,每个折冲府下属五个团营,每个团营50名府兵,一个军府总共要提供1000名府兵。

折冲府长官称折冲校尉,团营长官称营校。

团营长官由府兵自行推举,按规矩来说,冯森是有权发回重选的,但一般都不会,而折冲校尉则是要认真调查的,认真挑选的。

除了这三个军府,森州府还肩负拱卫奉天的职责,所以要提供4000名府兵,且事务由冯森专职处理。

只是,现在这些都是空架子,蓟州府、英州府与夏州府每个军府现在只有一到三个折冲府,那边的府兵加在一起才1500户,还有4500户府兵居住在汉堡、奉天和马堡附近。

也就是说,冯森手上一共三万多纯血汉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当府兵。

不过,冯森可没放松权柄,彻底把权力交给这些武夫,对于各个折冲校尉以及军府汉人军官,只有燕王有任命权,军府总管中郎将只有提名权。

同样,对于八旗军官,各个八旗将军只有提名权,军府总管才有任命权,但同样需要呈献给冯森,冯森有权驳斥封还。

军府除了是折冲府的集合地,还是八旗卫所的万户总部,军府总管中郎将平日就在这里管理八旗的旗务。

除此以外,这里也会是府学的所在地,所有府兵的适龄儿童八岁时都要进入府学,进行三舍,每舍三年的训练和学习。

九年读完,官府各个部门都会根据平日均分进行面试笔试,只要过关,进去就是从七品,且三年必转正七品。

不过以冯森的经验看来,大部分府兵少年就只能在中下舍混混了,真正能达到上舍入仕要求的七科六甲的,每年都不会超过十个,这十个里能通过各司测试的,估计只有一半。

剩下的,那得是真正的少年天才文武双全。

但就算是中下舍读六年,对于府兵子弟的提升都不会小,这要求他们认识超过两千个汉字,懂得算术和几何,读得懂军令,背得熟律令,甚至能理解排兵布阵,时不时还能吟诗两首。

此外,府学要求少年们一年时间中有大半年都得在校内进行严酷的集体生活,提前培养他们适应军旅。

到了上舍这种集体生活才会稍好一些。

“最近,我听说一些文士拒绝编写新韵书,可有此事?”

批改了一上午的奏章,冯森才伸了个懒腰,又对韦贯之问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韦贯之作为后来的大唐宰相,心思自然细腻,马上回复道:“文臣们各有音韵,难免有争执,其中不乏拿拼音来胡乱攻讦的,真心假意分不清,但韵书编写的进程还是正常的。”

“滑头。”

冯森笑骂

最新小说: 精灵入侵,我直播旅行振兴道馆 摊牌了,绯闻男友其实是世界冠军 从一人开始聚道果 人在型月,妹妹是伊莉雅 谁说没灵根就不能修炼的 玄幻:挂机百年,我举世无敌 美漫从忽悠钢铁侠开始 一人:龙虎山三巨头,吓蒙无根生 我活到了诸天尽头 顶级尤物:京圈大佬齐聚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