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唐末藩镇,但是在西欧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此处便叫新野吧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此处便叫新野吧(1 / 2)

汉堡的天气说变就变,冯森乘船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他还没有航行出阿尔斯特河,淅淅沥沥的雨水甚至都不避着阳光,就这样落了下来。

落了好一阵,才有乌云将太阳遮住。

待在这艘克纳尔船的船舱中,冯森从狭小的窗口向外眺望,原本的克纳尔船是没有船舱这个概念的,但是有了乌篷船的启发,船工们别出心裁地在克纳尔船上也安上了一个乌篷。

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乌篷的油布上,而船舱中,一个红泥小火炉正散发出蒸腾的热气,奶白色的鲜鱼汤混搭了细嫩的羔羊肉,在小罐中翻滚着。

就差绿蚁新醅酒了。

倒了一杯精酿的淡啤酒(未兑水),冯森抄起筷子,便开始了今天的晚饭,从这里到陈公堰,还要好一会儿,等从那边回来,估计就来不及吃饭了。

而坐在冯森对面的,正是聂隐娘,她兴致勃勃地用筷子将鱼肉和粟饭混合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嚼着。

冯森来到萨克森三年了,当初他来到这里时,还只有大麦小麦和黑麦,如今除了这些作物,各地还种上了大豆、苜蓿、洋葱和大蒜等。

当初,他来到这里时,身上携带的粮食种子便只有大豆、小麦和粟,小麦不用说,生长得很好,大豆产量变少了,但长势也不错,唯有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水土不服,经常出现绝收的情况。

只是这粟米到底是家乡的味道,如今的小麦还没有完全击垮北方的粟米种植,至少在冯森所在的辽东和山东一片,人们大多数还是以粟米为主食。

种植出产更少的粟米,以供给牙兵和他本人,算是他日常比较少有的挥霍的行为,但在冯森看来,这是值得的。

这餐饭吃得不算愉快,毕竟这船舱中划桨的维京水手们的汗臭和狐臭味,实在难以让人正常地吃饭。

不过好在外面的雨并没有下多久,冯森才放下碗筷,便见到一丝斜阳的红光从外间射入,坐在乌篷出口的护卫便转头向着冯森说道:“节帅,雨停了。”

弯着腰,扶着油布制成的乌篷,冯森来到了外面,橙红色的光芒铺满了绿色的河水,在船体和河水间冲出的白色泡沫中,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河鲈在水中跃起落下。

来到船边,冯森伸出手,在雨后的河水中洗了洗手,透心的凉意让冯森精神一振。

深吸了一口清新的雨后空气,冯森再站起身,一道堤堰便已经若隐若现。

那便是陈崇义建造的堤堰。

三米来高的堤坝并不算庞大,相当于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小型的瀑布,但正是有了这道堤坝,从吉斯塔赫特向上,这一路上游的土地,便不再会受到由于海水涨潮而导致的倒灌。

沿途的盐沼和荒地,便有了用处,更多的耕地和生存空间也从这恶劣的环境中挣脱了出来。

对于这易北河来说,陈崇义建设的这道陈公堰相当于一个小型的都江堰,虽然没有造就天府之国的遗泽,但也算是万家生佛的善举。

当船只缓缓行至近处,冯森总算是能够清晰地看到了这道堤堰的状况。

陈崇义建设的这个陈公堰,说是叫堰,但实际上,它真正的术语上定义的名字,应该是埭。

而埭和堰的区别便在于,埭的上平面是不能与上游两侧的河岸相平的,而是要与上游正常通航水位相平,陈公堰在多次重修重建后,正表现出了这一景象。

它的剖面是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两侧都是斜坡,当在冬季的枯水期时,船只能够通过积蓄的水位高度正常通行。

由于冯森要求的正常通航,陈崇义不得不将原先设计好的闸门给舍弃,而通过改造河道和堤堰设计,让船只不需要闸门蓄水便能从三米的埭上向下航行或从两边的逆道上逆流而上。

在夏季的丰水期时,倒灌的海水顶多让小瀑布的落差从三米降到一米,这样,年年被倒灌的盐沼地和盐碱地,就不会年年治年年犯了。

假如超过三米,陈崇义还可以通过向堤坝上再扔临时的木笼石块,等到水退了,就派船将木笼石块从水中捞起即可。

当冯森的船只越过陈公堰的时候,他看到堤坝前,一辆马车早已在等候,在河道旁的人工港湾下了船,冯森第一眼便看到了陈崇义。

陈崇义依旧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但确实清瘦了不少,脸颊都凹陷了下去。

见到冯森下船,陈崇义带着一众小吏迎面走了上去,向冯森行礼。

“好啊,你做的好啊!”

冯森感慨一般拍着陈崇义的肩膀,“一个陈崇义顶得上我十个千人队!”

“节帅谬赞了!”

陈崇义向着冯森矮身拱手,但裸露出的手腕出现了明显的龟裂的痕迹,而膝盖附近的包着的绷带和草药味也证明了他的身先士卒。

&34;不容易啊!

&34;冯森望着眼前的营地,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修建,大量劳工的吃饭和睡觉需求,以至于此处居然聚拢了不少渔民和商贩。

此处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渔村,一个小小的乡间教堂甚至已经在建设当中,等这座堰坝建设完成,还

最新小说: 精灵入侵,我直播旅行振兴道馆 摊牌了,绯闻男友其实是世界冠军 从一人开始聚道果 人在型月,妹妹是伊莉雅 谁说没灵根就不能修炼的 玄幻:挂机百年,我举世无敌 美漫从忽悠钢铁侠开始 一人:龙虎山三巨头,吓蒙无根生 我活到了诸天尽头 顶级尤物:京圈大佬齐聚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