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当今世上,没几个人有这种口福。
药童得算一个。
屋内有些许昏暗,点着的煤油灯也没能让它显得有多亮堂。
孙亭望了眼窗外,虽是下着毛毛雨,但多少还有些光。
于是拉起了窗上的竹帘。
带着湿气的寒风陡然涌进厅堂内,两人都打了个哆嗦。
“师父,我冷。”
药罐里的药童轻声道。
“那算了,不开窗了吧。”
孙亭又干脆利索地把竹帘拉了下来。
这时,外面传来了轻微的敲门声。
竹庐外边围了一道栅栏,有一低矮的竹门,那声音虽然敲得轻,敲在竹子上也能发出来一阵脆响。
孙亭探出头去,见一黑衣少年立于门外。
他的身上带着细细的雨珠,发梢处也是晶莹如珠的雨点儿。
可能是跑过来的吧,这会儿正呵呵地喘着热气。
“你不是前天来的那个,摇花客栈那个”
“晚辈荆离,见过孙先生。”
“来此,所为何事?”
“晚辈来此,是想找个人。”
“找谁?”
“您的药童。”
孙亭皱起了眉头,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忽然想起了以前那个将他告到官府的事儿精。
“求医问药者欢迎,无事找事者滚!”
说罢抬腿就要过来送客。
荆离没想到孙亭会如此愠怒,他连忙道:“先生,晚辈只是有些问题想问,问完就走,绝不耽搁。
还请先生成全。”
“我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孙亭冷笑一声,大臂一挥,“滚!
滚远点!”
“师父,您让他进来吧。”
里面传来了药童的声音,微弱,但也依稀可闻。
“你”
孙亭转过身去,诧异地看着药童。
“他没有恶意。”
药童微微一笑,轻声道。
孙亭略一思忖,点了下头,勉为其难地招手让荆离进门来。
这是荆离第三次见到药童。
前几次要么天太黑,要么就太急着走,他几乎没看清药童的模样。
这次借着外面透进来的点点微光和屋内的烛火,总算依稀看清了。
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孩童,瘦得有些脱相。
他的皮肤由于常年泡在坛子中,涌现出一种青黑色,看起来就像是扶桑传说中的河童般。
药童双手叠放在药罐的边缘,下颌枕在双手上,眨巴着眼睛看着荆离。
“荆离是吗?你找我有什么事呢?”
“我”
荆离站在门口,双手不知如何放置,“我是想问,你的身世。”
“我的身世?”
药童瞥了孙亭一眼,又摇头道,“太久远了,记不大清了。
不知道你可知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会不会就是当年苏五娘遗失的孩子,林卓?”
“你说什么?”
孙亭脸色大变。
最近因为黑树之事闹得满城风雨,他多少还是听到些传言的,自然知道林卓是谁,也意味着什么。
“孙先生。”
荆离转过身来,面对着孙亭,“您可否告知与我,您是何时遇见药童的?”
“应是应是前年八月那会儿。”
孙亭搬了张凳子坐下,努力地回想着。
“如何遇见的?”
“还是我来说吧。”
药童接过话茬,“当时我在河里漂流,正好师父在河边洗衣。
便把我救上来了。”
“既然救起了人,您为何不帮他找到家人,而是”
荆离看了一眼药童和他的药罐,欲言又止。
“哼!”
孙亭似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大袖一挥,怒而转身。
“这不怪师父!”
药童罕见地提高了自己的音量,他双手撑在药罐边缘,认真地解释道,“那时我的船翻了,跌落河中。
随着河流漂到城内,秋天的衣带河好冷好冷,等到师父将我捞起来的时候,本就没剩几口气了。
是师父花了好久好久,才将我救回来的。”
“孩子救上来的时候半只脚都踏进了鬼门关。
吞水过多,寒气侵蚀腑脏。
吾虽尽力施为,但也仅能将其勉强吊住。
这个药罐里面全都是烈性的毒物药物,就是为了调和他体内的寒气。
可尽管如此,还是没能保住他的一双腿。”
孙亭语调沉重,声音中透着惋惜,“不过,让他用毒医人,也是出自我的私心,这点无需辩驳。”
看着孙亭,荆离忽然生起一股敬佩之感。
此人虽怪异,却怀有仁心,是个悬壶济世的慈医。
于是深深一揖,恭敬道:“先生妙手仁心,令人感佩!”
“问题问完了,该走了吧!”
孙亭并没有